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
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这首诗名为《寄寻梅》,作者是宋代诗人戴复古。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首句“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告诉寻找梅花的人,梅花并非只在寻常的山野水边,暗示其可能隐藏在人迹罕至之处。
接下来两句“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可能面临的困难——大雪压枝或深藏云雾之中,体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梅花比作蜜蜂沾染花粉的额头和仙鹤挺立的膝盖,描绘出梅花含苞待放的娇美姿态。
最后,诗人点明主题:“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他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寻梅之地,希望找到的人能将这美丽的梅花带回来,让诗人以诗的形式记录下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光阴日夜催吾老,已作鸡皮鹤发翁。
万事装成百年梦,五行注定一生穷。
残花但有凋零分,枯木难沾造化功。
若见黄堂烦寄语,何如停我雪楼中。
士元堂上坐,千载仰清规。
百里宜民政,数篇怀古诗。
江连杜甫墓,水落蔡伦池。
公暇登临处,宁无忆我时。
吾乡幸有吴夫子,星斗网罗文字胸。
百鸟收声听鸣凤,千山落木秀孤松。
旁通沧海江山水,高压云城帢帻峰。
每见一斑三叹息,白头未得奉从容。
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
文章有气吞馀子,议论无差本六经。
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
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馀波到石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