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琴送王文伯之任

重华宫中白日长,山龙绚烂垂衣裳。

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

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

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

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

九疑云冷世已远,人人争欲闻其音。

祇今重华御八极,每弹五弦长叹息。

南风长养百馀年,黑发蚩蚩岂能识。

我持此歌送使君,生民久待南风薰。

承宣政是君所职,愿早流播人间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鲍恂的《南风琴送王文伯之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音乐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帝王以音乐抚慰百姓、祈求国泰民安的情景。

诗中开篇“重华宫中白日长”,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山龙绚烂垂衣裳”描绘了帝王的服饰,暗示了帝王的身份与威严。随后,“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状态。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点出了音乐表演的主题,即帝王亲自操琴演奏,以古朴的桐琴声传达治国理政的理念。接下来,“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形象地展示了帝王演奏时的专注与效果,音乐仿佛具有魔力,使得南风充满整个房间,象征着音乐的影响力。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揭示了音乐的深层意义——它不仅能够平息民怨,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繁荣。这种理念体现了帝王以民为本的思想,以及希望通过音乐达到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的目的。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进一步强调了音乐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使得四海之内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安宁与幸福。同时,“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以自然界的祥瑞现象作为回应,象征着音乐带来的正面效应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表达了臣子对帝王音乐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音乐在社会中的普遍影响。最后,“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点明了帝王通过音乐传达的真正意图在于百姓福祉,而非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中国古代帝王以音乐治理国家、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怀,以及音乐在社会和谐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鲍恂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既具有文学美感,又蕴含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7)

鲍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 字:仲孚
  • 籍贯:崇德(今桐乡)
  • 生卒年:1333—1335

相关古诗词

题吴越两山亭

新亭卓绝倚云端,两岸青山绕画栏。

众岫西来驰万马,数峰东去跨群鸾。

海门帆影烟中见,江树秋容雨后看。

千古兴亡无限事,边城又听角声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扇

松阴翠落千崖雨,瀑布泉流百丈冰。

六月山人长衣衲,不知人世有炎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除夕

绛蜡高烧爆竹鸣,群儿奔走喜还惊。

老夫识得春来惯,自伴梅花睡到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远别离

旧别离,新别离,人生别离无定期。

前年郎游蜀山去,今年又客黄河西。

黄河之水直向东海流,滔天捲地无时休。

不洗人间离别愁,蜀山峥嵘崄而固。

六龙回日车,猿鸟亦难度。

不断人间别离路,别离之情良可伤。

白日苦短关山长。关山长,白日短。

凿山填河河又满。

河又满,愁难平,妾颜未老郎无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