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郑叔明的《建溪》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水色山光表里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建溪两岸山水的清丽景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练得纯净无瑕。接着,“野花溪柳意相迎”一句,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热情与欢迎。
“狂歌惊鹭滩头散,攲枕看云岭上生”两句,通过人物活动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自由奔放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狂歌之声惊动了滩头的白鹭,而诗人则在倚枕静观之际,云雾缭绕的山岭仿佛在眼前生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峰曲转帆疑路尽,潭深飞棹觉舟轻”描绘了诗人乘船行进时的所见所感,山峰蜿蜒曲折,似乎航程无尽,但当船只驶入深潭,却感到舟身轻盈,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到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自由。
最后,“归程渐喜乡关近,竹户枫林鸡犬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接近故乡的喜悦之情。随着行程的推进,熟悉的竹篱、枫树、鸡鸣犬吠声逐渐清晰,这份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