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漫藤萝外,飘然猿鹤情。
云山如有旧,草木半无名。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鸣。
乾坤清绝地,犹觉是升平。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中国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首句“散漫藤萝外,飘然猿鹤情”表达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植物世界之外,那些游动的猿与飞翔的鹤都显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其次,“云山如有旧,草木半无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哲学思考。云和山似乎蕴含着历史的沉淀,而那些草木,大多数名字都不为人知,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中事物命名与其存在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鸣”一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宁静。竹林后面的庙宇,远处村庄里的劳作声响,都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乾坤清绝地,犹觉是升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安宁的感受和肯定。在这片干净、纯粹的大地上,即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嚣的升平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生命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存在方式的深刻领悟。
不详
野寺日欲落,晚林烟自生。
霞文明远水,鸦点背孤城。
酒尽无閒酌,茶粗得老烹。
归来喜不寐,濩落称余情。
石出杖藜稳,沙暄牵兴长。
半江鸥鸟地,三峡水云乡。
携客撑烟艇,开樽俯绿塘。
便当从此去,烟雨钓沧浪。
草树烟云满眼秋,长河横岭共悠悠。
觅归未得登临怯,与世相违俯仰愁。
万里音书无过雁,百年心事倚危楼。
西风早晚催征驭,却向青衣江上游。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
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
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