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
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
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 表示诗人虽然知道可以学习仙人的修炼之道,但更倾向于在山中以酒为伴,呼唤着那渊远而深邃的智慧。
"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虽有隐居山林的愿望,却仍旧处于世间,仅是偶尔在大地上行走。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 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似乎雨水都能表达他对留住之人的情感,而泉水的流淌则是他送别时的声音象征。
"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这最后两句,显示了诗人对于攀登高峰已经熟练,不再畏惧险峻,更在归途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自若。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
不详
佛已归无迹,吾当反自崖。
肺肠蠲坠露,衣佩结明霞。
陶令难忘酒,庞公亦有家。
下山人借问,姑射咤南华。
搀天元有路,绝俗更无村。
孤眺临崖觜,危升挽木根。
渺茫均远迩,倏忽变明昏。
佛现惊搜句,岩前万口喧。
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
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
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
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