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开善

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僧或隐者在炎热夏日寻幽访胜的情景。开篇即以“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勾勒出一幅清凉自在的画面,两位童子肩负竹制轿舆,悠然自得,如同乘坐小舟一般。

随后,“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展现了诗人对避暑求清凉之地的渴望。招提幽,可能指的是某一处深邃幽静的佛寺或山谷。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则描绘了一幅天然风光图,苍郁的山峦在视野中横亘,而清澈的泉水从脚下缓缓流过,这种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表明诗人对于这番美好风光的赞赏与向往,认为此地胜过以往所到之处,即使是偏远的山林,也充满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则细腻描写了诗人在僧房中享受清凉和品茶的情景。僧房位于幽静之处,恰好避开了夏日的酷热,而逢迎,即是迎接或适逢,足茶瓯,则是指饮用足够的茶水。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浮”此句更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意境。岸边的树木遮掩着阳光,小鸟在林间鸣叫,而诗人则是横抱琴瑟,随手拨弄出悠扬之音,伴随着缥缈的烟雾,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宁静而超脱的画面。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身心两处都得到了极致的满足和休憩。即使是短暂的睡眠,也让他感到生命中的追求似乎已经尽在眼前。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飒”继续描绘了夏日清凉之景。薰风,即微风,轻拂而过,而虚檐则是指窗棂或门槛之间的空隙,从中透出的风,带来了阵阵凉意。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此句用来形容诗人在这般境界中的心情,是那么地放松和愉悦,但又如同夏日的微风一般,转瞬即逝,无法长久把握。

最后,“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功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抒情。世间的人们往往苦于炎热的夏日,而诗人却在这物外桃源中找到了一份常年的清凉。功名利禄并非其所追求,他更愿意像古代仙人赤松子那样,游走于自然之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凉避暑、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入白水次韵刘温其诗

南山北山旧经行,诸刘相看如弟兄。

一枰围棋果敌国,五字琢句真长城。

浊醪粗饭有馀乐,小几疏帘何太清。

我来径醉未归得,卧对屋角岩泉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入白水访刘致中昆仲

夜雨歇清晓,山椒云气昏。

驾言聊出游,窈窕穷川原。

侧帽避横筱,扬袪障晴暾。

春泉散石壁,细草罗丘园。

陟峻已逾岭,窥深更缘源。

乔松傍涧折,垂柯激潺湲。

过籁寒惨惨,惊林白翻翻。

造幽景寥阒,胜绝难具论。

仆夫知余乐,踟蹰为停轩。

惜无徙倚地,时来此开樽。

暮投鹅峰宿,青灯耿柴门。

相从二三子,交情久弥敦。

谈玄测彖象,揽佩纫兰荪。

愿言固所怀,丘壑吾道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入白水怀士特温其

晓山随意开,夏气含露澄。

扶筇过巇崄,飞仙亦凌兢。

松涛净可漱,岚烟起如蒸。

巨崿转鼎鼎,危塍上层层。

悠然瞻眺地,彷佛记昔曾。

是乡虽穷深,泥泥秀色凝。

高扉静相对,招邀足嘉朋。

宴席覆大斗,吟窗烨华灯。

于今安在哉,骨冷唤不应。

轩轩鸾凤游,惊飙失飞腾。

岂伊黄壤恨,兴言鲠烦膺。

含章不震辉,憔悴非所应。

虽微三字显,要许二豪称。

余衰怠好修,故态了不惩。

倏尔念离索,终焉愧瑰能。

噫嘻长风来,踌蹰素蟾升。

及时痛自策,迅彩不可凭。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十七日集清湖

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

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

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馀潸。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

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

不碍一月流,冰丸走其间。

慇勤傍扶舆,宛若送我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