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虔雪猎图为徐复初赋

太古天骑宅幽朔,平沙四面苶城郭。

生儿岂识种禾黍,走狗呼鹰共为乐。

北风颾颾大雪湿,越堑凌冈马蹄急。

弓开满月不虚发,赤豹玄熊号且立。

日暮两狼归挂鞍,燕支劝酒左右弹。

一时快意良不恶,金刀割鲜行玉盘。

君不见汉家天子猎四海,塞下将军归奏凯。

青丘云梦何足誇,猛虎长鲸肉俱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方狩猎的壮丽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豪迈之气。诗人以“胡虔雪猎图为徐复初赋”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北方民族在雪地中的狩猎生活。

诗中首先描绘了辽阔的边疆之地,大雪覆盖,四野茫茫,连城郭都显得黯淡无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与农耕社会大相径庭,他们以驯养的猎犬和鹰隼为伴,共同享受狩猎的乐趣。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马蹄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箭如满月,射出时毫无虚发,猎物如赤豹、玄熊,被箭矢击中后发出哀鸣,无力挣扎。

日落时分,猎人们带着战利品归来,将猎物挂在鞍上,宴饮庆祝。他们以燕支(一种红色颜料)调制的美酒佐餐,左右弹奏乐器助兴,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快意时刻。诗中提到的“金刀割鲜行玉盘”,生动地描绘了猎人们分享战利品的场景,肉质鲜美,令人垂涎。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汉家天子猎四海,塞下将军归奏凯”作为对比,暗示这种狩猎活动不仅仅是个人或部落的娱乐,更象征着力量与荣耀,与历史上的帝王征战相呼应。同时,通过“青丘云梦何足夸,猛虎长鲸肉俱醢”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狩猎活动的规模和对自然界的征服,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北方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力量与胜利的渴望,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花紫。

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明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

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形式: 古风

送车定夫赴莱芜簿

空青丹砂世所奇,乌喙昌阳亦皆用。

赤城车子玉峰孙,年过四十犹未贡。

南宫昨日献文词,百族纷纷见孤凤。

一官初试莱芜邑,古人今人差伯仲。

釜中有鱼晨不爨,案上无萤夜犹诵。

尚思论道程朱后,玉峰先生最该综。

一编大学正全书,子后传之四方共。

平生河神齑百瓮,岂望为郎食官俸。

迢迢北上不可迟,十月黄河雪先冻。

老夫买酒无一钱,作诗直比琅玕送。

形式: 古风

徐给事山水歌

吴门故人徐给事,一水一山称绝艺。

浓豪燥墨随意成,位置非难在神气。

大山积铁青巑岏,小山起伏蛟龙蟠,水有百道喷薄之飞湍。

宛然坐我明星玉女下,五月六月松声寒。

荆关笔法自奇古,未数画师扬契丹。

仙家楼台十二阑,饭煮胡麻须可餐。

采药何人入少室,读书有客居王官。

我游白下未得去,五更出门雪满鞍。

虚空翠黛不复览,一日剪向高堂看。

员外张公尚文采,身住南宫志沧海。

李白已死今无诗,卷示老夫增慷慨。

近来好事复持去,梦觉烟霞竟安在。

白鹤夜怨清猿悲,山中春老归何时。

写我平生有声画,价君太古无声诗。

形式: 古风

精卫愤

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天吴九首马一角,白浪崩山飓风起。

精卫万古长衔冤,无人为汝笺天门。

孝子亦何辜,死挂扶幸垠。

愿衔西山石,朝飞暮飞折两翼。

西山石尽海不极,月黑珠宫閟魂魄。

魂魄不归思可已,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