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

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

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

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英雄豪情的感慨。

首联“欲上高台水漫波,向来遗恨付长河。”以“欲上”二字引出登高之意,而“水漫波”则描绘了高台下的水流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流逝与变迁。紧接着,“向来遗恨付长河”一句,将历史上的遗憾与不满寄托于奔腾不息的河流之中,寓意深远。

颔联“雄图自谓千年少,猛士犹嫌一语多。”通过对比,赞扬了那些拥有远大抱负的英雄人物,即使他们的功业可能只在短时间内被世人铭记,但依然值得尊敬。同时,也暗含了对言辞过多的批评,强调行动与成就的重要性。

颈联“白日无端江草合,赤龙何在野云过。”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白日与江草的结合,赤龙与野云的交替,都暗示着英雄时代的消逝与新事物的兴起。

尾联“登临更作它时约,却向中流听棹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在登高之后,诗人许下了未来的约定,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听到江面上传来的划船歌声,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历史循环的思考。

整体而言,《歌风台》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雨

江寒五月拥重衾,雨滴空阶夜夜深。

无地诛求贫到骨,有人恸哭苦关心。

百川何处堪回砥,三日它年本作霖。

坐对青灯头欲白,敢言吾道在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拟游慈恩寺用涯翁韵

春残才作探春行,古寺寻僧懒问名。

近海景多频立马,对花情剧更闻莺。

镜湖敢乞君分赐,宝地偏教佛主盟。

却忆江南如画里,万峰青接水边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文信国祠

春色无端满地莎,伤心燕市偶经过。

清风又读忠臣传,白日如闻正气歌。

社稷一身惟死是,纲常千古有功多。

瓣香未了平生拜,回首荒祠独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答钱户部世恩

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

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

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

莫向尊前论出处,綵衣公亦赐归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