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

天净宿云卷,日举长川旦。

飒洒林花落,逶迤风柳散。

孤鹤近追群,啼莺远相唤。

莲舟水处尽,画轮途始半。

江浐各自遥,东西并兴叹。

已熏禅慧力,复藉金丹捍。

有异三川游,曾非四门观。

于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江河之上,最终舍舟登陆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禅学智慧的追求与对金丹养生之法的理解。

首句“天净宿云卷,日举长川旦”,描绘了清晨天空的宁静与云彩的消散,太阳升起照亮了长长的河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飒洒林花落,逶迤风柳散”两句,通过风吹落林间花朵和柳絮飘散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态美。

“孤鹤近追群,啼莺远相唤”则以孤鹤追逐鸟群和远处黄莺的啼叫,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群体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关系的思考。

“莲舟水处尽,画轮途始半”暗示了旅程的进展,莲舟在水中逐渐消失,而画轮(装饰华丽的车)的旅途才刚刚开始,预示着新的旅程或转变即将展开。

“江浐各自遥,东西并兴叹”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感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引发了深沉的思考。

“已熏禅慧力,复藉金丹捍”揭示了诗人对禅学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金丹养生之法的实践,这两者被视为精神与身体双重修炼的重要手段。

“有异三川游,曾非四门观”可能是指诗人超越了常规的旅行体验,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不同于寻常的观光游览。

“于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总结了诗人的最终目标——通过实践妙道,实现心灵的升华,达到超脱世俗的彼岸,象征着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探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43)

杨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 生卒年:569年-618年4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谒方山灵岩寺诗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

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

回幡飞曙岭,疏钟响昼林。

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夜观星诗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

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

披衣出荆户,蹑履步山楹。

欣睹明党亮,喜见泰阶平。

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

徘徊不能寐,参差几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季秋观海诗

孟轲叙游圣,枚乘说愈疾。

逖听乃前闻,临深验兹日。

浮天迥无岸,含灵固非一。

委输百谷归,朝宗万川溢。

分城碧雾晴,连洲彩云密。

欣同夫子观,深愧玄虚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望海诗

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

远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

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

驯鸥旧可狎,卉木足为群。

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