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二)

忽闻天籁发青霄,四十年来恨始消。

既有清风扬雅什,自甘黄发老渔樵。

森严公府来非易,咫尺音书报亦遥。

不及乘春双燕雀,得巢君屋日飘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官场的深刻思考。

首句“忽闻天籁发青霄”,以“天籁”比喻高洁的声音或境界,暗示诗人突然听到了来自高远之处的美妙声音,激发了他的情感。接着,“四十年来恨始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四十年的遗憾和痛苦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暗示着某种心灵上的解脱或觉醒。

“既有清风扬雅什,自甘黄发老渔樵”两句,诗人借清风和雅什(指文雅的诗文)表达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自由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乐于隐居的心态。“自甘黄发老渔樵”中的“黄发”指老年人,诗人愿意像渔夫和樵夫一样,在自然中度过余生,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森严公府来非易,咫尺音书报亦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复杂、难以沟通的现实的无奈。森严的公府象征着权力和规则的束缚,而“咫尺音书报亦遥”则说明即使在距离很近的地方,想要传达信息也变得困难重重,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和官场的冷漠。

最后,“不及乘春双燕雀,得巢君屋日飘飖”以双燕雀的自由自在与诗人的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心愿。燕雀能够自由地在春天飞翔,而诗人却只能在官场的束缚下挣扎,无法实现内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自然与官场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三)

人情消长似江潮,谁肯诗篇问寂寥。

已识盖公曾避舍,悬知召伯有膏苗。

铁桥东去非无路,铜柱南来尚可标。

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四)

吴越山川未阻修,东南谁是仲宣楼。

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

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安夏二首(其一)

肩舆辞我越王台,积雨新晴海燕来。

最是岭头春欲尽,南花成子北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张安夏二首(其二)

新诗一任世人传,陆贾祠边好放船。

今日莫论南粤橐,箧中元有卖文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