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于野秋夜对月图

天地变气候,万象澄幽光。

白月下野草,蟋蟀鸣东厢。

清飙乘因来,淅淅吹单裳。

感彼离根蓬,飘飖随风扬。

达人涤滞虑,独坐亲寒芳。

游目送孤云,遐心与俱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天地变气候,万象澄幽光”以宏大的视角开篇,描述了自然界在特定时刻的微妙变化,万物在月光下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接着,“白月下野草,蟋蟀鸣东厢”细腻地描绘了月光洒在草地上的情景,以及远处传来的蟋蟀鸣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清飙乘因来,淅淅吹单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爽气息,清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声细语。诗人通过“清飙”这一形象,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风,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流动。

“感彼离根蓬,飘飖随风扬”则借用了蓬草随风飘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命运的思考。蓬草象征着无根无依,随风飘荡的生命状态,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达人涤滞虑,独坐亲寒芳”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纯净、摆脱世俗杂念的决心。他选择独自坐在寒芳(可能指菊花)旁,通过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的尘埃,达到精神上的宁静与升华。

最后,“游目送孤云,遐心与俱忘”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进入心灵深处的境界。他让目光随着孤独的云朵游走,让心灵得以放飞,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朱泗山

驱车游太行,诘屈历九阪。

世路多险巇,履道谁坦坦。

人心匪澄渊,乌能测深浅。

滤鬼潜身形,飞丸不闻声。

他人何足道,骨肉还相倾。

畴能笃至性,生死同一情。

冰雪作肝肠,贮之璚瑰罂。

皦洁映朝日,寒苦心所轻。

形式: 古风

寄赠许觐光

生民各有营,得失纷忧乐。

至味在简编,弃之如糟粕。

好修有嘉名,多为世所托。

微言惧终淹,阐幽祛束缚。

慨然慕隆古,渊情世岂度。

天畔灿朱霞,云中翔白鹤。

愿言觌斯人,胸臆一开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读鲍步江海门集却寄

神鲤甘泥淖,鸾凰伏莽榛。

岂无变化能,所惧戕其真。

原隰有游龙,灼灼耀光彩。

西风纵横吹,零落随萧苇。

名山有大猷,难与肉食谋。

男儿不矢志,何以垂千秋。

榛苓思美人,引领生离忧。

形式: 古风

送单青侅任龙门令

黄钟废己久,秋兰在虚谷。

古音谁复考,孤芳媚幽独。

人生不相知,深情向谁告。

榛苓望所思,道远隔川陆。

头白甫交欢,旋伤离愁续。

相遇一何难,相违一何促。

君歌游子吟,我奏离鸿曲。

歌曲声激昂,褰裳野踯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