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得与徐君卿供奉、蟾知客东阁道话久之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翻译

漫步在长长的走廊上,落叶铺满了道路。
帷帘低垂,室内香气渐渐消散。

注释

卷卷:形容走廊曲折连绵。
长廊:长长的通道或走廊。
走:行走。
黄叶:枯黄的树叶。
席帘:用布或竹等制成的遮挡物,挂在窗户或门上的。
垂地:直达地面。
香烟:这里指燃烧的香产生的烟雾。
歇:停止,消失。
主人:房屋的主人或聚会的主持人。
待来:等待某人到来。
终不来:最终没有来。
火红:形容颜色鲜红。
销尽:烧完,耗尽。
灰如雪:灰烬像雪一样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的意境十分深远,它描绘了一种等待中的人静寂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

"卷卷长廊走黄叶,席帘垂地香烟歇。"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落叶和帷幕下垂、香气渐消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黄叶铺满长廊,给人以时间流逝、季节更迭之感;席帘垂至地面,原本应该散发的香烟却已然熄灭,似乎预示着某种期待或等待的消失。

"主人待来终不来,火红销尽灰如雪。" 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主人迟迟未至,即便是最热烈的期待也逐渐冷却,如同火焰耗尽,只留下冰冷的灰烬。这景象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捕捉,以及主人不至的期待落空,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抒情风格。同时,这种静谧中带着淡淡哀愁的情绪,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郁与哲思。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别择公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形式: 古风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二)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