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秋意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

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

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

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

弹筝,旧家伴侣,记雁啼秋水,下指成音。

听未稳、当时自误,又况如今。

那是柔肠易断,人间事、独此难禁。

雕笼近,数声别似春禽。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翻译

无需增添愁绪,何曾真正醉酒,雨后豆花飘落,微阴轻笼。
如此心境,适合悠闲吟唱。
秋天在西楼边,秋意尚浅,不及情感深沉。
夜晚的月儿,因思念而显得清瘦,照在尘埃中的镜子也感到羞愧。
回忆起往日的筝声,像大雁哀鸣秋水,指尖触动出旋律。
那时的乐曲听来虽美,但如今回想起来,却是自我误导。
世间事多愁善感,唯有这柔肠寸断难以抵挡。
临近的雕笼中鸟儿鸣叫,声音仿佛春天的禽鸟。

注释

愁:忧愁。
醉:喝醉。
豆花:夏季的一种植物,这里指雨后景象。
闲吟:悠闲地吟唱。
西楼:西面的楼阁。
情深:深厚的情感。
月:月亮。
尘镜:沾满尘埃的镜子,比喻憔悴的容颜。
筝:古代弦乐器。
伴侣:昔日的合作者。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误:错误,误解。
柔肠:形容内心柔软,易受感动。
人间事:人世间的事情。
雕笼:精致的鸟笼。
春禽:春天的鸟儿,这里可能暗示着自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深深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轻阴"一句,以豆花雨后的轻阴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

"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闲吟"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闲适的吟咏,也能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接下来的"秋在西楼西畔,秋较浅、不似情深",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那是淡淡的,不像其他季节那么容易引起深沉的情感。

夜晚,月亮为何显得那么瘦小?"夜来月,为谁瘦小,尘镜羞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月亮的形态,也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弹筝,旧家伴侣"一句,则是说在古老的家宅中,有着旧日的伴侣——筝琴,为诗人的情感提供了回响。

"记雁啼秋水,下指成音"这两句,以清晰的笔触描绘出筝声与秋水相呼应的画面,既有听觉上的享受,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听未稳、当时自误, 又况如今"则是说,即便是在当下听到的筝声,也让人感到一些不稳定的感觉,更何况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情感的波动更是难以抑制。

最后两句"那是柔肠易断,人间事、独此难禁。雕笼近,数声别似春禽"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事物的感慨,特别是在情感上的脆弱和无奈,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去某些美好时光的不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4)

吴元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初秋

露叶犹青,岩花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侵]韵

采桑子.春夜

江南二月春深浅,芳草青时,燕子来迟。

剪剪轻寒不满衣。清宵欲寐还无寐,顾影颦眉。

整带心思。一样东风两样吹。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浪淘沙令

浅约未曾来。一径苍苔。缃桃无数棘花开。

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幽树鸟声催。

欲去徘徊。□□别久易相猜。

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濯缨石

杖履叨从五马行,山翁醉舞乐升平。

昨朝台上观垂钓,今夕江边伴濯缨。

瘴水东流头半白,仙山南望眼双明。

他时诵得使君句,绝似寒潭彻底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