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怀玉招饮醉后却寄

朝狂饮百觞,暮狂饮千钟。

恨客只说樊少翁,怪君何招盖次公。

立谈一语咸失欢,醉乡天地何能宽。

醒时颇知客颜色,兀兀一尊移向壁。

酒狂于我不可当,一月不出蓬蒿堂。

读书只欲究世务,放笔安肯为词章。

胸中之奇亦思吐,意欲上书丞相府。

直将心迹寄青云,不用头颅入黄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豪放不羁的风格,描绘了诗人赵大怀玉在宴席上的狂饮状态,以及其对世俗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的“朝狂饮百觞,暮狂饮千钟”形象地展现了赵大怀玉饮酒之豪放,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平与愤慨。

接着,“恨客只说樊少翁,怪君何招盖次公”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不满。樊少翁和盖次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抱怨世人只知谈论古人而忽视了现实中的问题。

“立谈一语咸失欢,醉乡天地何能宽”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无法找到共鸣,暗示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

“醒时颇知客颜色,兀兀一尊移向壁”描述了诗人清醒时的观察与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可能显得古怪或不合群,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

“酒狂于我不可当,一月不出蓬蒿堂”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他选择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一个月不出门,隐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寻求心灵的慰藉。

“读书只欲究世务,放笔安肯为词章”体现了诗人对实际事务的关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淡然态度,他更愿意通过阅读来了解社会,而不是仅仅为了创作而写作。

“胸中之奇亦思吐,意欲上书丞相府”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抱负与理想,他渴望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传达给更高层的官员,以期对社会有所贡献。

“直将心迹寄青云,不用头颅入黄土”则是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他相信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同青云般高远,不需要通过牺牲生命来实现,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理想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态度,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独鹤行寄黄景仁

独鹤亦不高,如人长七尺。

罗张网布不可以暗飞,悄然堕尔秋原之孤白。

幽蟾光短不得长,一星当天病眼黄。

鹤于此时何处翔?不随雅头青,不随鸭头碧。

不随愁鸿南,不随悽燕北。

汝黑汝白不可知,汝南汝北我则思。

君不见羽毛如霜膝如铁,汝今虽远游,慎勿使霜毛摧、铁骨折。

形式: 古风

饥鹓行寄孙星衍

饥鹓尔何来,闻自天上堕。

世人不知为奇祥,闻声而惊反惧祸。

何为牵汝头,缚汝脚,使汝乌不乌,鹊不鹊。

墙倾月明,庭低露凉。秋虫食之,令人心伤。

徘徊不能行,我见惊是饥凤凰。

君不见,凤凰虽已饥,光彩自不藏。

犹吐五色云,高若百尺樯。

世人文章休目迷,我辨毛质皆山鸡,不然何以饥鹓苦饥汝苦肥?

形式: 古风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其一)

枫生北山上,叶落入西岭。

伤此东南风,愁看去来影。

萧条暮天气,凄瑟绝人境。

露草黄一坛,土花红半井。

伤禽既相戒,厩马行复警。

寥廓天地心,穷秋一深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其二)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

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

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

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