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其二)

岧峣阊阖云,蹀躞志鞍马。

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

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

秋渌晚涵山,挹以荐残斝。

北第何三辞,泉石怀绿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高耸的阊阖门云雾缭绕,我骑着马漫步其间。
身披细毡毯,侍奉着珠串装饰,与帝王讨论治国之道。
回到西湖边,头巾微斜在松树的阴凉下。
傍晚的秋水映照着青山,我取来残酒,准备献祭。
多次拒绝了北方的官职,心中怀念着绿色田野。

注释

岧峣:形容高峻。
阊阖:古代宫门,这里指皇宫。
蹀躞:小步行走。
珠旒:古代帝王皇冠上的珠串。
治道:治理国家的道路,引申为政事。
岸帻:把头巾稍微掀起,露出额头。
绿野:绿色的田野,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而闲适的画面。诗人首先用"岧峣阊阖云"形容壮丽的宫殿景象,暗示了郑少师的地位显赫。接下来的"蹀躞志鞍马"则展现出他忙碌于政务的形象,但不失豪情。"细毡侍珠旒"细致地描绘了侍读的尊贵与精致,"治道谈帝者"则体现了他对国家大政的深思熟虑。

诗中主人公在公务之余,选择回归西湖之畔,享受自然的宁静。"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写出了他在松荫下的轻松惬意,"秋渌晚涵山"则描绘出西湖秋水映照山色的美景。最后,他以湖水为酒,"挹以荐残斝",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北第何三辞"可能指的是多次拒绝高位,显示出郑少师淡泊名利的态度,而"泉石怀绿野"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描绘郑少师的生活点滴,赞美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仁者寿为韵寿侍读节使郑少师(其一)

一气妙磅礴,万汇屈者伸。

方寸函太极,宇宙皆吾仁。

端平改化弦,真儒手洪钧。

厥今扶公道,皆昔夹袋人。

丙午成乐岁,甲午无穷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见教兼示学诗如学禅之句次韵声谢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凤凰曲

丹穴来凤皇,彩羽辉朝阳。

绿竹清溪边,激扬鸣宫商。

嗈嗈凤皇曲,清风轻度竹。

明时自歌舞,款步踏寒玉。

啾啁雀声喧,去觅梧桐宿。

形式: 古风

安晚先生贶以丹剂四种古调谢之

陈子一亩宫,居来七十年。

当其春盛时,庭花发幽妍。

转瞩长养天,青子垂檐前。

秋收备百礼,冬享意则虔。

年来风雨凌,垣倒壁四穿。

上漏下卑湿,败隙遥瞻天。

三生结施仁,睹此殊兴怜。

舍以四条柱,俾之撑危颠。

工师得大木,裁制精且专。

尚欠栌与楣,况复栋与椽。

再干大檀越,结此欢喜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