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毅斋曾先生诗法曰能以无情作有情子熊举以见教兼示学诗如学禅之句次韵声谢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的作品,他以曾先生的诗法为引,探讨了诗歌创作与禅修之间的相似性。诗中提到“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如同僧侣远渡重洋寻求佛法。诗人强调领悟诗中的“灵源”和“老牛胎”,寓意深入理解诗歌的精髓。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在诗歌探索中的困惑与迷茫,而“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则揭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静心凝视,去除杂念的过程。转折点在于“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意味着灵感突然涌现,从诗歌中找到了答案。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运用比喻,表达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素材中也能提炼出精华。“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是对曾先生教导的敬意,认为他的言论如天籁之音,启发了诗人的灵感。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表达了诗人领悟到真谛后的喜悦,如同得到了珍贵的珍珠和瑰宝。最后,诗人感慨“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春天的力量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使他感到无处不在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禅修的意象,阐述了诗歌创作的顿悟与积累,以及对灵感和技巧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凰曲

丹穴来凤皇,彩羽辉朝阳。

绿竹清溪边,激扬鸣宫商。

嗈嗈凤皇曲,清风轻度竹。

明时自歌舞,款步踏寒玉。

啾啁雀声喧,去觅梧桐宿。

形式: 古风

安晚先生贶以丹剂四种古调谢之

陈子一亩宫,居来七十年。

当其春盛时,庭花发幽妍。

转瞩长养天,青子垂檐前。

秋收备百礼,冬享意则虔。

年来风雨凌,垣倒壁四穿。

上漏下卑湿,败隙遥瞻天。

三生结施仁,睹此殊兴怜。

舍以四条柱,俾之撑危颠。

工师得大木,裁制精且专。

尚欠栌与楣,况复栋与椽。

再干大檀越,结此欢喜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史记送后村刘秘监兼致欲见之悰

昏聩嗟耳目,管弦堂上调。

世事每相背,秋月虚良宵。

涓吉拟登龙,疾雨惊风飘。

祢刺不得前,东睇心旌遥。

近履传康强,变体笔更饶。

风响虽时接,未若亲闻韶。

忆昔西湖滨,别语请教条。

嘱以马迁史,文贵细字彫。

名言犹在耳,堤柳凡几凋。

兹焉得蜀刻,持赠践久要。

会晤知何时,霁色审来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对菊有怀东园

青女凌波楚江冷,庭前一叶鸣金井。

砧杵谁家试夹衣,西风搅碎芦花影。

呼童折取篱下金,旋汲山泉注古瓶。

细哦七字延秋色,寒香似欠东园清。

江上子牟怀魏阙,离情一动肠千结。

急呼斗酒破霜螯,楚月不碍西湖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