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美人织锦图

大嫂二十馀,小姑年十九。

大嫂织倦花下行,小姑弄梭不停手。

纤纤玉指柔且温,机声似凤哑哑闻。

一尺一尺复一尺,织成一片湘江云。

东家郎君大骄劣,倚阑漫把春情说。

玉梭信手忽自抛,白日触翻双齿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织锦场景,展现了古代女子劳作的细腻与美丽。画面中,大嫂与小姑各司其职,大嫂轻移步履,穿梭于织机之间,手中玉指灵活地操作着梭子,织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小姑则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活计,梭子在她手中飞舞,织布声如同凤鸣,悦耳动听。织布的速度与节奏,仿佛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织成了如湘江云般轻盈飘逸的图案。

然而,这宁静的画面被突然打破。东家郎君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他倚靠在栏杆旁,轻声细语,似乎在诉说着春日的情意。然而,他的行为却意外地导致了织锦的破坏——玉梭被他随手抛掷,不仅扰乱了织锦的工作,还意外地触翻,甚至导致了织机的损坏。这一幕,既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暗示了外界的干扰对传统工艺的冲击。

整幅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劳动的美,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微妙变化,以及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变迁。

收录诗词(9)

陶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道人画

山中种木围书阁,无数好枝生屋头。

白浪吹云湖艇晚,青松含雨石窗秋。

赋诗当似韩宣子,作器定从樊敬侯。

更爱小亭深树里,竹根洗砚细泉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醴城时奉诏两广求贤作

奉使南来过醴城,春风得得马蹄轻。

鸟飞绿树阴中去,人在白云堆里行。

巫峡有山千嶂出,湘潭无雨百花明。

行行不厌登临倦,欲振荆阳滞璞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寓崇德青镇

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

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

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起棹歌。

却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凌孝子歌

凌孝子,渥洼种,鸑鷟姿,金精玉魄蕴藉骨与肌。

老蠙秀毓明月颗,浊海挺出珊瑚枝。

十五志学富文史,灯火夜夜藏书帷。

二十应门足宾客,交游往往称白眉。

凌孝子父典粟人,捏词一朝逮系归。

京师仰天哀号眼流血,突地吼急心剜锥。

重明不照覆盆底,壮气直拂青云涯。

上书欲雪父非罪,父罪既释身先萎。

水航陆走有馀苦,风餐雨宿无良医。

天公与才不与寿,吾党堪恨仍堪悲。

凌孝子,死绝奇,生年未永人见推。

乡邻闻讣杵不舂,亲戚奔丧泪再麾。

白杨风悲云惨淡,蕙帷月冷香逶迤。

空怀手提如意舞,无复梦把连环持。

鹊巢伶俜哀锦树,琴弦断绝凋朱丝。

呜呼月溪篆周郎引於公辞,当时三绝人见之。

石湖大篇又超迈,东柯八句同追思。

香名脍炙众人口,风烈照耀群贤诗。

呜呼半隐老材力薄人品卑,纵有空言何所施。

笔力既无扛鼎势,文藻适足为时嗤。

愿求当世采风者,表而出之天下知。

不然排云叫阊阖,请树绰楔光门楣。

遂令首行身朽誉不朽,簉迹二十四子肩相随。

卓哉簉迹二十四子肩相随,天荒地老磊磊落落名声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