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吟

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

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

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葛缠。

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

咽津纳息归丹田,溯流直上朝泥丸。

下灌舌底生玉泉,身轻超脱如蜕蝉。

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

度人济物功行圆,要看白日见青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坐忘吟》是宋代诗人李光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修炼者追求精神超越与内在修行的过程。诗中提到“天台坐忘仙”,暗示修炼者在天台山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追求“长生要妙”之道。诗中强调了“止一篇”的重要性,即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心灵的超然状态。

“壁观无异达磨禅”一句,借用了佛教禅宗大师达摩的故事,说明修炼者通过壁观(即静坐观想)达到与禅宗相似的境界,摆脱世俗的束缚。接着,“真人秘语岂浪传”表达了修炼者所传授的知识并非空谈,而是蕴含着深奥的真理。

诗中还提到了具体的修炼方法,如“咽津纳息归丹田”,即通过调息和内观来净化身心,达到“溯流直上朝泥丸”的境界,意指向上提升精神意识,直至达到头部的“泥丸宫”。这一过程伴随着身体的变化,如“下灌舌底生玉泉”,象征着内在能量的流动,使身体轻盈超脱,仿佛蜕变为蝉,获得自由。

最后,“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描绘了修炼者在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广阔,能够驾驭自然之气,神游于宇宙之间,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能力。诗中的“度人济物功行圆”则体现了修炼者的最终目标,即通过修行不仅实现自我超越,还能帮助他人,完成功德圆满。

整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修炼者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觉醒的旅程,充满了对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至高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短歌赠柯山祝道人

年来忧患老病缠,独寝一室方萧然。

道人顾我笑且怜,赠以一粒金华丹。

彤霞入腹气熻赫,紫焰照日光斑斓。

寸田温温起真火,尾闾历历朝泥丸。

道人年少游贤关,曳裾躧履公卿间。

宣和天子崇神仙,近臣荐引登金銮。

造膝一语开天颜,羽衣缥缈黄其冠。

吴筠虽尝入禁掖,稚川终隐罗浮山。

荆棘扫尽梨枣熟,汞铅九转龙虎蟠。

一裘百衲聊卒岁,斗酒满引冰雪寒。

朅来镡津施丹剂,应病与药俱轻安。

度人济世功行圆,超脱滓秽犹蜕蝉。

形式: 古风

良弼使君寄梅花翌日曹宪仲约偶成长句

北归已度梅花岭,洗尽瘴尘愁欲醒。

一枝何处最奇绝,镜里形容水中影。

西湖处士语已妙,东坡先生句尤警。

三篇自可追少陵,一赋谁复传宋璟。

老人新从海外归,枕冷灯清愁夜永。

使君怜我老无伴,折赠欲令娱晚境。

夜寒相对默无言,耿耿此心如古井。

主人皓首自能歌,倒载花前拚酩酊。

形式: 古风

饮茶歌

朝来一饱万事足,鼻息齁齁眠正熟。

忽闻剥啄谁叩门,窗外萧萧风动竹。

起寻幽梦不可追,旋破小团敲碎玉。

山东石铫海上来,活火新泉候鱼目。

汤多莫使云脚散,激沸须令面如粥。

嗜好初传陆羽经,品流详载君谟录。

轻身换骨有奇功,一洗尘劳散昏俗。

卢仝七碗吃不得,我今日饮亦五六。

修仁土茗亦时须,格韵卑凡比奴仆。

客来清坐但饮茶,壑源日铸新且馥。

炎方酷热夏日长,曲蘖薰人仍有毒。

古来饮流多丧身,竹林七子俱沉沦。

饮人以狂药,不如茶味真。

君不见古语云,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形式: 古风

义郴廖翁赠予灵寿杖歌以谢之

郴山峨峨水溅溅,清淑之气钟神仙。

山头老木几千年,不入樵斧随飞烟。

廖翁好奇自抡选,真材不用加雕镌。

铿然入手龙脊瘦,宛转随步鹤膝坚。

今晨过我有喜色,磨捋持赠誇奇特。

老人年来腰脚顽,出入政藉扶持力。

拄上冈头望故乡,万壑千岩才咫尺。

天寒醉卧不出门,杖兮虽良长倚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