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绝句(其三十二)

箾韶深寓舜之心,夫子闻之感亦深。

三月遂忘于肉味,谁知千古遇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箫韶音乐深藏舜帝的思想情感,孔子听到后感触也非常深。
三个月都忘记了肉的美味,谁能想到千百年后遇到知音。

注释

箾韶:古代的一种宫廷音乐,象征着高雅和深远。
深寓:深深蕴含。
舜之心:舜帝的心意或理想。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感亦深:感触也非常深。
三月:三个月。
遂忘:完全忘记。
肉味:指日常生活的享受,这里比喻世俗的快乐。
千古:千秋万代。
遇知音: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三十二)》。诗中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能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珍视。

"箾韶深寓舜之心,夫子闻之感亦深。" 这两句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孔子的仁心与智慧,如同古代圣君尧舜的心灵深处一样深邃。"夫子" 指的是孔子,而"感亦深"则表明孔子对于能够理解他思想的人怀有深厚的情感。

"三月遂忘于肉味,谁知千古遇知音。" 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孔子对于真正能与之心灵相通的人的珍惜。"三月" 在这里象征着长久的时间,而"忘于肉味"则是说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被遗忘了,形容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远超物质享受。最后一句"谁知千古遇知音" 强调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能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论语》的崇敬,也透露了诗人对于精神交流与心灵相通的渴望。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语绝句(其三十一)

富贵要之不可求,求之无不反招尤。

何如且只从吾好,他若来时不自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论语绝句(其三十)

试看迷途一瞽蒙,若还无相岂能通。

力行未到安身处,不免依他入个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九)

向也于公隔一重,寻思常在梦魂中。

如今已是心相识,尔自西行我自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八)

不因闻见得心传,此理于吾甚晓然。

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