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

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

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

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

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描绘了一幅边塞落日苍茫、战事悲凉的画面。首句“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以凄凉的落日和悲切的胡笳声,渲染出一种战乱与思乡的氛围。接着,“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深深怀念,以及主人公每晚仰望星空的孤独与期盼。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点明了诗人的家族背景,显现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忠诚报效的决心。“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借甘泉宫的典故,表达了对昔日皇家荣光的追忆,以及对自己未能如祖先般立功疆场的遗憾。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表明了诗人的忠贞不渝,即使身处困境,也坚守着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崇尚。然而,“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现实的阻隔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只能遥望而不可触及,这引发了无尽的哀伤。

最后两句“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泪水如江河般流淌,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悲叹。结尾“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以李陵台的石头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它们依然向着长安的方向,寓意着诗人永不磨灭的忠诚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291)

陈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字:刚中
  • 号:勿庵
  • 籍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
  • 生卒年:1259 — 1309

相关古诗词

夜宿滦河觜儿

貂裘尘土黑如鸦,海角孤臣扈翠华。

万里亲庭应鹤发,一生客路又龙沙。

囊中粟捲苁蓉叶,盘里蔬堆芍药芽。

渐见马前添喜气,五云天近玉皇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桓州

跃马长城外,方知眼界宽。

晴天雷雨急,暑夜雪霜寒。

铁骑秋呼鹘,金盘晓荐獾。

柳营弓剑满,容我一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呈杜醉经参政

君不见贞观天子开龙祚,黄阁中罗真宰辅。

河海如镜净无尘,但有清风一万古。

城南尺五今耳孙,英声直欲凌鼻祖。

太华山高黄河寒,尽收淑气归肺腑。

醉经堂前耿青灯,深味道腴探邹鲁。

万殊同本岂独醉,要使六合皆鼓舞。

紫仗晓御明光宫,绛纱芙蓉明玉斧。

曰汝参赞中书权,左皋右夔接步武。

相印金窠红屈盘,巍押千官坐政府。

南金象齿奏北阙,御河疏柳闻健橹。

旱火不光春融融,禾麻连空贱如土。

天下苍生见雍熙,击壤嬉笑无所苦。

史臣犹能作颂声,他年愿继尹吉甫。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戚学士有家藏仲长统□隐□□□□宋齐彦赵子昂有诗次韵

老瞒盗汉鼎,不下安汉公。

参军著昌言,何如草玄雄。

一壑岂不美,奈此尘羁中。

居然不成往,千古空悲风。

东京名节士,伟哉五噫鸿。

山间变姓名,讵肯随旌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