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月

萧萧风露寒,耿耿客衣单。

萤火流花砌,桐阴上井阑。

楚云常独卧,巴月共谁看。

身世何须计,生涯此箨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面对一轮明月的寂寥心境。首联“萧萧风露寒,耿耿客衣单”以秋夜的清冷氛围开篇,风露的寒意与客衣的单薄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接着,“萤火流花砌,桐阴上井阑”两句,通过萤火虫在花丛中闪烁和桐树的阴影爬上井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幽深,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楚云常独卧,巴月共谁看”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仿佛连楚地的云彩和巴地的月亮都成了他孤独陪伴的对象,无人共享这份美景。最后,“身世何须计,生涯此箨冠”一句,诗人似乎在对生活发出感慨,认为身世的得失不必过于计较,而是在这简朴的生活状态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以一顶竹制的帽子作为生活的象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超脱与自我安慰,体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49)

宋登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

十载江陵共白头,枫桥橘酒忆苏州。

此生见面应稀少,客泪因君洒素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破闷

暖老凭湘酒,为园仗楚童。

风残青豆架,露满菊花丛。

流水十年事,浮云一病翁。

达生还自古,陶令不羞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承天寺再赠王秉之山人

贫贱论交日,凄凄多苦颜。

井寒晨炊少,室静共僧闲。

囊里常留药,人前笑买山。

飘零王逸少,海上几时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苏州汪秀才见访江陵草堂以诗贻之

漂泊江乡老此身,柴门长闭任家贫。

云霄放鹤浑闲事,风雨看花又一春。

抱玉几年终献楚,怀书垂老莫于秦。

昨朝忆共接舆醉,竹下狂歌见性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