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谣

晚云欲著树,中夜一犁雨。

老农呼子孙,力作莫辞苦。

风吹润土如炊香,烹鸡为黍饷南冈。

我知圣人在明堂,元年已是丰年祥。

形式: 古风

翻译

傍晚的云彩即将笼罩树木,半夜时分下起了犁田的雨。
老农呼唤着子孙们,告诉他们辛勤劳作不要怕苦。
风儿吹过,湿润的土壤散发出炊烟般的香气,人们烹煮鸡肉和小米,送往南边的山坡上。
我知道圣人正在明堂之中,新的一年已经开始,预示着丰收的吉祥之兆。

注释

著:覆盖。
中夜:半夜。
犁雨:指春雨,适合耕田。
力作:努力劳作。
炊香:烹饪时的香气。
饷:供给,馈赠。
明堂:古代朝廷或宗庙,此处代指圣人所在之处。
元年:初始年份,新的一年开始。
丰年祥:丰收的好兆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景象,透露出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与喜悦。从晚上的云彩低垂到夜半时分的细雨,都在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和即将到来的春耕季节。老农呼唤子孙们起来耕作,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他们不辞辛苦,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期待一个丰收的年份。

"风吹润土如炊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大地释放出的泥土芬芳,如同炊香般沁人心脾。接下来的"烹鸡为黍饷南冈"则是农家生活的一幕,表明即便是在辛勤劳作之余,也有着简单而纯粹的享受。

最后两句"我知圣人在明堂,元年已是丰年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领导者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来年的美好预期。这里的"圣人"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其他有道德和智慧的人物,而"明堂"则象征着权力与正义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祝愿。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写照,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期待美好未来的情绪。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雪二首(其二)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

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

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

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

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

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形式: 古风

春雪二首(其一)

春云骄不行,冻雨作飞雪。

夜深归无烛,已觉马蹄滑。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

堂寒晓附火,檐滴更清绝。

前者城东游,桃李粲已发。

阴阳不可料,寒气晚犹泄。

青青高坡麦,旧事日可阅。

当春望时雨,盛雪或为孽。

生民常苦勤,不敢爱膏血。

如何待一饱,常苦神物夺。

茫茫元精理,未易论本末。

解裘换斗酒,莫畏衣百结。

形式: 古风

春晴

溪流清欲涨,山雪白仍铺。

耕陇晴罗雉,春渠暖日蔬。

禽鱼随处乐,草木向阳舒。

酒病年来甚,高眠懒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春游昌谷访李长吉故居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