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昌谷访李长吉故居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连绵的山峦忽然分开,如同打开两扇大门。
清澈的泉水从中流出,行人沿着小溪前行。
青色的悬崖两侧峭壁,田地和道路像棋盘一样分布。
水渠里泛起春天的涟漪,鸣叫的涧水环绕着芬芳的小岛。
茅草屋前有鸡猪,小径隐藏在屋檐下难以察觉。
翠绿的竹林和花岗岩覆盖着红色的花朵。
仲春时节雨后初晴,阳光穿透云雾。
南面的山峰像是门户,群峰环抱如卫士。
深入其中不知疲倦,有时独自步行欣赏。
心满意足,仿佛与鹿群同乐。
早晨随着白云而来,傍晚骑马归途映照在月光中。
遗憾的是,那锦囊中的生活已不再,故居已无处可寻。

注释

连山:连绵的山峦。
呀若:形容声音大开的样子。
清泉:清澈的泉水。
行子:行人。
棋布:像棋子一样分布。
茅屋:简陋的房屋。
负檐:隐藏在屋檐下。
竹坞:竹林丛生的地方。
氛雾:云雾。
南山:南方的山。
深行:深入行走。
麋鹿趣:自然的野趣。
归辔:驾驭马匹回家。
惆怅:感到失落或哀伤。
遗居:过去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田园风光图景。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静的自然之境,通过对山川、水流、岩石、花木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日游历的美好情趣和心旷神怡的情感体验。

诗人首先以“连山忽中开”、“清泉泻中间”等句子,勾勒出一条清澈的溪流在群山之中缓缓流淌,营造了一种隐逸的氛围。接着,“苍崖左右壁”、“渠流涨春漪”等景象的描绘,使人仿佛能听见水声潺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在后续的句子中,“鸡豚见茅屋”、“竹坞蔼青葱”等细节,更添了一份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宁静。诗人还通过“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这样的自然现象,表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美好景致。

在最后几句中,“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等语汇,描绘出了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宁静居所。诗人通过“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表达了对这片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沉醉,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漫步的惬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画意,更透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与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蔬

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馀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形式: 古风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形式: 古风

昨者

昨者飞雹几破屋,颇说四郊妨麦熟。

十日霖雨一日晴,泥潦漫漫不容足。

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

草木伤摧亦可怜,造物凭陵竟何欲。

阴阳错行成疫疠,君子慎疾防寒燠。

荒凉穷巷幸无他,更劝高眠饱饘粥。

形式: 古风

昼睡

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

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

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

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

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

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