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由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隐士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和超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大道若康庄,斯人骋逸足”以大道比作宽广的道路,隐喻着人生的广阔舞台,而“斯人骋逸足”则描绘了这位隐士在这样的舞台上自由驰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身与世无营,心于事若辱”两句对比强烈,前句写隐士与世无争,后句则以“心于事若辱”反衬出他对尘世的不屑,进一步凸显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踪迹何萧疏,形神落以穆”描绘了隐士行踪的稀少和内心的宁静,用“落以穆”形容其心境的平和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
“寄情天畔云,晞发山岩谷”则通过隐士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现了他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石床有素书,烂柯变棋局”两句,以“石床”象征隐居之地,“素书”代表高深的学问或智慧,“烂柯变棋局”则借用了“烂柯”典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最后,“时或放声歌,长风振庭木”描绘了隐士偶尔放声歌唱的场景,以及风吹动庭院树木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尝闻千古人,被褐而怀玉”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期许,希望像那些被历史铭记的伟人一样,虽外表朴素却内心蕴藏智慧和美德。
“此翁岂其俦,耿耿怀芳躅”则是对这位隐士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是非凡之辈,他的行为和思想如同芬芳的足迹,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
综上所述,《咏怀》一诗通过对一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隐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和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时间、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