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好风吹皱玉龙鳞。飞雪点吟身。

南明古色供诗眼,缆扁舟、鸥鹭相亲。

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环中天地一壶春。

深锁碧窗云。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

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风入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好风吹皱玉龙鳞”以生动的比喻,将春风比作轻轻吹过水面的温柔力量,使得湖面泛起涟漪,仿佛龙鳞般细腻。接下来,“飞雪点吟身”则通过“飞雪”与“吟身”的结合,展现出诗人独自在风雪中吟咏的场景,意境清冷而高雅。

“南明古色供诗眼”一句,诗人赞美了南明之地的历史沉淀和自然之美,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缆扁舟、鸥鹭相亲”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和谐的水边景象,扁舟轻系,鸥鹭相伴,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两句,借典故表达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遇与交往,希颜公子和戴山人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下片“环中天地一壶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诗人所处环境如天地间的一壶春酒,充满生机与温暖。“深锁碧窗云”则描绘了窗外云雾缭绕的静谧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写出了诗人沉浸在仙音和梅花香气中的恍惚状态,流露出超脱尘世的追求。“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以悠闲自得的心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沉浸和享受,以及对来访者的无意察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100)

张可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字:可久
  •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 生卒年:约1270~134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

啁喳娇燕语茅茨。红暗海棠枝。

双丫小髻谁家女,踏青归、三月三时。

淡淡郁金衫子,盈盈玉药钗儿。避人忙掩女仙祠。

背后见腰支。金鞭过客争回首,拉山翁、怀古成诗。

当日苎萝村里,误人曾有西施。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庆宣和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

听雨,听雨。

形式: 词牌: 庆宣和

百字令

片帆摇曳,喜东风吹雨,秋容新沐。

一带长江,青未了、天际乱峰如簇。

浮玉山空,梧桐人去,月冷神仙屋。

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

犹记邂逅桓郎,驿楼残照里,倚阑吹竹。

南去北来人自唤,老树柳丝长绿。

倦客能吟,倚歌而和,醉写沧浪曲。

今宵何处,钓鱼台下寻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

六桥如画,看地雄两浙,人骄三楚。

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

鹤舞盘云,虹消歇雨,一缕南山雾。

冷香凝绿,嫩凉生满庭宇。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

明月天坛尘世远,青鸟替人传语。

玉解连环,书裁折叠,没放相思处。

裴公亭上,诗来还是怀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