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八景用朱广文韵

孟阳佳句写疏棂,刺眼晴霞散作屏。

山色照来千仞碧,波光蒸出万重青。

轩轩似欲熏鳞翼,冉冉如将炙凤翎。

圣治光华朝彩焕,普天群祝万斯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山八景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巧妙融合。

首联“孟阳佳句写疏棂,刺眼晴霞散作屏”,开篇即以孟阳的诗句为引,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学艺术相联系,通过“疏棂”和“晴霞”的描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颔联“山色照来千仞碧,波光蒸出万重青”,进一步深化画面,山色与波光相互映衬,千仞碧山与万重青波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这里的“照”与“蒸”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效果,也赋予了景色以动态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轩轩似欲熏鳞翼,冉冉如将炙凤翎”,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欲展翅飞翔的鱼鳞,波光比作即将被火焰炙烤的凤凰羽毛,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景物的形态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尾联“圣治光华朝彩焕,普天群祝万斯龄”,将自然景观与社会政治相结合,表达了对盛世的颂扬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圣治”指圣明的治理,“朝彩焕”形容朝霞的光彩,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普天群祝”则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共同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山八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盛世的颂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3)

觉罗四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山八景用朱广文韵

蜈蜞岭畔峙灵鳌,极目苍茫激怒涛。

万派腾空天共远,四围掀浪岳同高。

人疑海若吹龙笛,我笑天吴奏玉璈。

勘破升沉多类此,鹭鸥偕予乐陶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凤山八景用朱广文韵

一峰屏立碧摩空,远峙苍茫返照中。

残彩参差同冷烧,馀光缥缈逐回风。

林泉彻处疑霞罩,岩壑辉时类锦丛。

绝胜朝来饶爽气,携筇周顾乐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凤山八景用朱广文韵

高张凤翅接天遥,好雨霏微淑景朝。

带露沾濡高下陌,随风激荡去来潮。

山家药笋肥今日,小阁琴书润此宵。

寄语莎庭贤令尹,溥将膏泽慰清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日书怀之ㄧ

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

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

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

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