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一)人日亲友夜集

人日阴云起岸沙,不知春色落谁家。

寒更怯对歌边酒,短发羞簪胜里花。

掷罢明琼呼得雉,烧残银烛听啼鸦。

相看一笑浑难事,莫惜追欢负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夜晚亲友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色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相聚之难得的珍惜。

首句“人日阴云起岸沙”,开篇即以阴云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略显沉闷的氛围,暗示着春色可能难以寻觅。接着“不知春色落谁家”一句,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光易逝、不知何处可觅的深深忧虑。

“寒更怯对歌边酒,短发羞簪胜里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寒冷的夜晚,面对宴席上的歌声与美酒,诗人却感到畏惧,这不仅是对寒冷的畏惧,更是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短发羞簪胜里花”则通过形象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嘲与无奈。

“掷罢明琼呼得雉,烧残银烛听啼鸦。”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但热闹背后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掷骰子游戏的结束,银烛的燃烧殆尽,都象征着欢乐时光的短暂与消逝,而远处传来的乌鸦啼叫,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最后,“相看一笑浑难事,莫惜追欢负岁华。”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相聚之难得的感慨以及对时光的珍惜。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与亲友共聚一堂,即使短暂,也足以成为珍贵的记忆。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因追求欢乐而辜负了宝贵的时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日夜晚亲友相聚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色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相聚之难得的珍惜之情,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二)元夕观灯呈张君侯

孤城此夜艳年芳,巷陌弦歌玉漏长。

残雪离迷明月影,疏灯隐闪画桥光。

笛中折柳声新听,马上传柑事未忘。

为报河阳仙令道,春风花树已飞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三)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中州文苑旧名家,结驷相过巷路赊。

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

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

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四)山中怀寄李比部沧浪

西京仙吏久分携,远道传书报每迟。

恨别无因重对酒,追欢只记旧题诗。

春留海上金光草,庆衍堂前玉树枝。

何地思君倍惆怅,山城落月梦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五)怀寄玄同宗侯

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