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日脩途适到陈,因思尼父倍伤神。
行囊抖擞幸馀半,旅馆萧条苦乏薪。
唤仆买杯苏脚倦,拂尘题句效眉颦。
孤村落日黄昏后,一觉明朝又问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凄凉与孤独之情。"半日脩途适到陈,因思尼父倍伤神",表达了诗人在行至一半时抵达陈村,因为思念远方的双亲而倍感心痛。此处"尼父"指的是遥远的地方或出生的地方的父母,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行囊抖擞幸馀半,旅馆萧条苦乏薪"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和不便。行囊中只剩下了一点食物,旅店里的环境又是阴冷且缺少燃料,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出诗人的困顿。
"唤仆买杯苏脚倦,拂尘题句效眉颦",这里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劳累和文学创作的情景。诗人叫来仆人买酒以解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疲惫;而"拂尘题句效眉颦"则显示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笔耕,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一句"孤村落日黄昏后,一觉明朝又问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诗人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等待着夜幕降临,期待着第二天能够继续前行,寻找心中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操与文学才华。
不详
湖上吟翁道味长,孤坟今已草成荒。
姓名犹寄梅花上,一度开时一度香。
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
閒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
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
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
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吴刚运斧惟修月,轮扁挥斤妙斲轮。
好句何须劳斧凿,无痕无迹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