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曲

紫燕对舞春风柔,风开桑眼青如油。

家家晒箔急蚕事,女伴不作嬉春游。

十七呜鬟臂苦短,大妇扶将小妇挽。

蚕瘦叶稀不满筐,那有心情更回眼。

谁家游侠儿,呜鞭陌上走。

自觉口中衔石阙,不知纤条伤素手。

春日脉脉春云阴,恨无绿绮通春心。

路人千百说长短,自惜年华自不禁。

君不见鲁国秋胡妇,忍死不受狂夫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之洞的《采桑曲》描绘了一幅春天采桑的生动画面。首句“紫燕对舞春风柔”以燕舞春风的和谐场景衬托出春天的温柔,接着“风开桑眼青如油”形象地写出桑叶在春风中蓬勃生长的翠绿。诗人通过“家家晒箔急蚕事”展现了农忙时节,村民们忙碌于蚕桑生产的紧张气氛。

“女伴不作嬉春游”一句,点明了女子们为了蚕事而放弃了春游的欢乐,体现出她们的勤劳和责任。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少女们采桑的辛苦,尤其是“十七鸣鬟臂苦短”,暗示了她们年纪轻轻就承担起繁重的劳作。

“大妇扶将小妇挽”描绘了家庭中的互助与扶持,而“蚕瘦叶稀不满筐”则揭示了蚕丝生产中的艰辛和收获的微薄。随后,诗人借“游侠儿”形象,对比了农妇们的辛劳与纨绔子弟的闲适,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最后,“春日脉脉春云阴”营造出阴郁的氛围,诗人感叹“恨无绿绮通春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法排遣的愁绪。全诗以鲁国秋胡妇的故事收尾,寓意女子坚守贞操,不愿为金钱所动,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采桑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桑妇女的生活,既有对她们辛勤劳动的赞美,也寓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收录诗词(215)

张之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研樵太华冲雪图

白日无语天云同,浩然忽忆莲花峰。

望之纤揱类仙子,缟衣练悦凌虚空。

大麓乍叩玉泉院,弃基更求集灵宫。

冰坚石泐马蹄踣,宾从叙手皆无从。

独裹旃裘结藤居,济胜之具天所丰。

樵苏不出行迹灭,往往虎蹂参麋踪。

嘘气在须作集霰,悬瀑冻涧僵长虹。

红衫踯躅出林表,那惜素面剺寒风。

舍马而徒更十里,乃拂落雁过苍龙。

鼯缘猱附两俱绝,铁縆下引天能通。

金神逃匿博箭烂,玉女老秃天浆封。

回头眴慄不敢视,千里银海欺青瞳。

岩阿道人拔关出,瞠目讶是真灵逢。

忍饥不闻噪乾鹊,闭蛰免使愁玄熊。

下观三辅只洼垤,飘飘便欲游鸿濛。

何用投书骇世俗,自厓而返亦已雄。

归来人家皆偃卧,呼酒百倒颇黎钟。

趾皲手坼定始觉,襦裤更取桑薪烘。

看山琢句斗清峻,槎牙咄咄生心胸。

两过华阴不登眺,悔我前日殊悤悤。

贵人游山待供帐,如此幽险谁能穷。

伸图洗眼真叹绝,天下健者惟董公。

形式: 古风

送研樵前辈之官巩秦阶道四首(其一)

侍从能文翠,严徐与等夷。

冥心玩仓雅,刻意发歌诗。

出塞腰悬印,还朝鬓有丝。

知君行帐梦,如在国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研樵前辈之官巩秦阶道四首(其二)

朝命兼边寄,君门不可留。

酒杯排日醉,花事及春游。

寂寞金门隐,苍茫陇水流。

晨星朋辈少,谁与解幽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研樵前辈之官巩秦阶道四首(其三)

已受花门款,洮西尚战场。

燐飞沙碛火,马舐塞垣疮。

幕府劳神笔,营田困见粮。

安边囊底策,儒者岂无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