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

君不见吴儿秋悲小海唱,湘女夜怨招魂歌。

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

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

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公无渡河》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渡河的危险与悲剧。诗中的“吴儿”、“湘女”、“蛟蜃”、“鼋鼍”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恐怖的场景。

首句“公无渡河,公无渡河”,以强烈的语气反复强调,预示了即将发生的悲剧。接下来的“君不见”引出一系列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如吴儿在秋天悲唱、湘女夜晚哀怨的招魂歌,以及那些抱石沉入清澈河流、与酒共舞的仙人形象。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氛围,暗示着渡河者将面临非同寻常的命运。

“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渡河的危险性,描述了渡河者可能遭遇的凶险情景——他们的鲜血可能滋养了水中的妖物,而他们的肉则被这些妖怪吞噬。这种夸张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和警示意味。

“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则描绘了在黑暗中,水弩射穿了七层防护,各种水下生物贪婪地盯着渡河者,它们的牙齿相互磨擦,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致命威胁。这一系列的细节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紧张和恐怖。

最后,“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再次强调了渡河的危险,即使在看似平静的地面,也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不仅是对渡河者的忠告,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面对未知和危险时应保持谨慎。

综上所述,《公无渡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渡河的危险与悲剧,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明妃曲

生男禁多才,长沙伴湘累。

生女禁太美,阴山嫁胡儿。

长沙虽归如不归,阴山亦复归无期。

绛灌通侯延寿死,琵琶休怨汉天子。

形式: 古风

舞马行

天宝舞马四百蹄,綵床衬步不点泥。

梨园一曲倾杯乐,骧首顿足音节齐。

几年流落人间世,挽盐驾鼓不敢嘶。

忽然技痒不自禁,俗眼惊顾身颠跻。

后生何尝识此舞,谓之不祥固其所。

形式: 古风

风树吟

树欲静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

归飞反哺八九子,我曾不如毕逋尾。

树欲静兮风不休,子欲养兮亲不留。

旦自梅兮暮至棘,当年饲我如鸤鸠。

形式: 古风

戏题醉仙崖

谁家翠岭高亭亭,白崖隐起仙人形。

仙人昔尝为酒星,乘兴痛饮乾北溟。

五湖一吸聊解酲,江妃丧魄鳌失灵。

上帝震怒呵出庭,酡然影落秋山青。

行人几见霜叶零,醉仙醉去不复醒。

何须荷锸随刘伶,河沙劫填归冥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