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亨甫

诗老海上去,三年断音尘。

初非乘桴行,正以廪食勤。

梦想不悟远,声容藐难亲。

忍无一纸书,不寄故国人。

昨日见其子,来归自东滨。

能言别后意,憔悴不可闻。

一被吏责绕,心肠载愁轮。

忘餐蹑偷党,阅月驰空村。

劳事欲歌咏,匆匆未成文。

遂于笔砚间,章句绝所陈。

亦复病肺渴,寻常废清樽。

唯馀满颔须,增进玉雪痕。

伊昔坐学舍,萧条恨长贫。

题诗日数首,大醉必继旬。

仰望官禄户,谓如隔天云。

岂思曳尾龟,胜却居槛猿。

不肯空谷卧,愿为监绶奔。

毫釐一失差,千里岂得论。

嗟我实蹇拙,平生畏侯门。

乃无诗老愁,何耻鸟兽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对友人亨甫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后的种种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生存状况的担忧。

首句“诗老海上去,三年断音尘”点明了友人离别的时间之久和通信中断的事实,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深深忧虑。接下来,“初非乘桴行,正以廪食勤”两句,通过对比,暗示友人并非因冒险而远离,而是为了生活而奔波,表现了友人的勤劳与艰辛。

“梦想不悟远,声容藐难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无法触及友人的身影与声音,这种距离感让诗人感到难以亲近。接着,“忍无一纸书,不寄故国人”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书信的无奈与痛苦。

“昨日见其子,来归自东滨”转而写诗人见到友人的儿子归来,间接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儿子的归来虽然带来了消息,但“能言别后意,憔悴不可闻”表明友人的情况并不乐观,让诗人感到心痛。

“一被吏责绕,心肠载愁轮”描述了友人在官府的压力下,身心俱疲的状态,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困境。诗人通过“忘餐蹑偷党,阅月驰空村”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友人为生活奔波的辛劳。

“劳事欲歌咏,匆匆未成文”表达了诗人想为友人写诗表达情感,但由于忙碌未能成文的遗憾。接着,“唯馀满颔须,增进玉雪痕”通过描写友人的外貌变化,侧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最后,“伊昔坐学舍,萧条恨长贫”回忆了友人过去在学舍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过去贫困生活的同情。“题诗日数首,大醉必继旬”则展现了友人热爱诗歌创作的一面,以及偶尔放纵的生活态度。“仰望官禄户,谓如隔天云”表达了友人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的向往。

“岂思曳尾龟,胜却居槛猿”通过类比,表达了友人宁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愿意被束缚在官场的牢笼中。“不肯空谷卧,愿为监绶奔”则直接表达了友人追求自由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

“毫釐一失差,千里岂得论”强调了机会的重要性,一旦错过,即使相隔千里也难以弥补。“嗟我实蹇拙,平生畏侯门”表达了诗人自身的不足与对官场的畏惧。

“乃无诗老愁,何耻鸟兽群”则是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朱九

北风吹寒声,切烈催岁暮。

中岁楚人怨,愁绝不忍赋。

念子太学居,辛勤即谁愬。

阴炉拥文火,败袄感陈絮。

无钱买酒醪,醒坐若酣酗。

三年诂训艺,一月江淮路。

归梦识亲庭,都城非屺岵。

干时无好命,费力效章句。

堆箱纂织辞,何以贸泉布。

男儿营养意,汲汲水东注。

三釜若后时,万钟犹不顾。

勉思豹变义,勿守株下兔。

形式: 古风

道傍见乞士捕虱

夕阳拂西冈,黄淡映古道。

晚风吹高林,病叶落如扫。

饥人瘦于伞,俛默坐沙草。

扶危犹强兴,力备辄反倒。

还持蓝缕缝,委曲捕虱蚤。

视荒数抽空,杀缓或失脑。

悠然不能罢,似欲锐钩考。

宁思百骸间,群蚁即入保。

傍行笑相顾,慧悟信难早。

噆伤乃知嫌,馁死岂谓好。

方为大销灭,而畏小苦恼。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骂贱,发白讳呼老。

与尔不同年,谁能共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麻姑山诗.初入东麓岭路

调笑背南关,虚徐梦榛梗。

稍穷田上路,一蓦云间岭。

身高气渐逸,步疾神方骋。

倾盖叹红尘,满身松桧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麻姑山诗.息羽驾亭下

仙官不日见,羽驾今谁识。

漫向岭松阴,掀掀对名额。

蓬莱旌节到,夜半麟羞擗。

箫韵沸寒空,山人初鼾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