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五更转

一更人已静,月出上营门。

休嗟铁衣冷,赢得锦袍温。

二更风色冷,警柝声不歇。

荷戈夜未暝,坐看帐前月。

三更更漏永,起舞发长叹。

试拭鸊鹈膏,剩教剑光烂。

四更霜已下,长啸一声秋。

冷光惨马色,寒气肃貂裘。

五更星半稀,营中鼓角悲。

仰天试长吁,吐作横空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军中五更转》描绘了士兵在军营中的五更时分的生活与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环境下的独特氛围。

一更时分,军营已归于宁静,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照耀着营门。诗人以“月出上营门”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月光的温柔,同时也暗示了士兵们即将面临的艰苦与挑战。“休嗟铁衣冷,赢得锦袍温”,一句对比,既表达了对士兵们艰苦生活的同情,也隐含了对他们在战场上英勇表现的赞美。

二更时分,寒风凛冽,警柝声不绝于耳,士兵们荷戈而立,守卫着夜幕下的军营。诗人通过“风色冷”和“警柝声不歇”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肃穆的氛围,展现了士兵们的坚守与忠诚。

三更时分,更漏悠长,士兵起身舞蹈,发出长长的叹息。这一场景充满了孤独与无奈,但通过“试拭鸊鹈膏,剩教剑光烂”的细节,又透露出士兵们对于战斗的渴望与准备,以及对胜利的憧憬。

四更时分,霜降已至,长啸声中,秋意更浓。诗人以“冷光惨马色,寒气肃貂裘”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也反映了士兵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五更时分,星稀露重,营中鼓角声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诗人通过“仰天试长吁,吐作横空霓”表达出士兵们面对未知的勇气与决心,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五更的更迭,展现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对国家与和平的深切渴望。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明代军旅题材诗歌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5)

黄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严弸中之归安

拜命之官属妙年,图书万卷载吴船。

烟迷芳草碧千里,水汎落花红半川。

自喜养亲荣有禄,谁言坐客冷无毡。

应知苕霅多吟况,好为题诗寄锦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将行

忆在羽林年少时,飞鞚惯将生马骑。

自怜生忝将门子,宁比长安狂狭儿。

二石雕弓不虚发,几从大将西出师。

左挟蛇矛右龙剑,斩除虏寇如蒿藜。

未数嫖姚功第一,奈何李广数偏奇。

自儗勋名垂不朽,蹭蹬岂知今皓首。

丹青空复想图形,金印何时得悬肘。

投老归耕南亩田,垂竿坐荫前溪柳。

萋迷草色绿盈门,冷落山光青入牖。

数畦学种邵平瓜,一巾自漉渊明酒。

平生胆气壮凌云,世事于今寂不闻。

桑柘斜阳荒巷里,无人识是故将军。

虎帐不谈三略法,龙泉深閟七星文。

昨来闻有沙场警,诏下三边急募军。

我虽矍铄休相笑,一战犹堪策异勋。

形式: 古风

桃源行

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

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

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

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

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

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

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

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

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

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

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

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

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

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

形式: 古风

燉煌太守后庭歌

太守治郡人称贤,郡中无事时高眠。

近闻境内出异泉,甲兵不试人力田。

太守胸次何坦然,到来燉煌将五年。

谯楼角残月在天,后庭为我开锦筵。

红妆翠袖艳且鲜,金翘插鬓贴翠钿。

翩翩舞向画烛前,娇歌一曲欢无边。

明日欲行懒着鞭,如此乐事直万钱,太守爱我情独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