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潜叔殉节诗

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每天在谯门转战直到黄昏时分,空手还敢面对刀枪剑戟。
身处生死边缘还能安然静坐,即使生命如鸿毛般轻,仍大声疾呼抗争。
像颜杲卿那样坚守气节,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护孤儿。
多么令人敬佩的三尺男儿之志,无愧于西山士大夫的称号。

注释

战:战斗。
谯门:古代城门外的望楼。
晡: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
戈殳:古代兵器,戈是横刃长柄武器,殳是直柄的木杖或竹竿。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鸿毛:比喻极轻、微不足道的事物。
疾呼:大声疾呼,强烈呼吁。
柱下:指颜杲卿,他曾官至尚书右丞,以字行世,号柱下。
杲卿:颜杲卿,唐代忠臣。
杵臼:古代舂米的工具,这里借指抚养孤儿。
遗孤:遗留下来的孤儿。
可怜:令人同情,可敬。
英雄气:英雄的气概。
西山士大夫:指有高尚品德和学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悲壮情景。"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两句表明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不停地战斗至暮色四合之时,仍然手无寸铁却依旧冲锋陷阵,显示出其勇猛果敢的品格。"身垂虎口方安坐,命弃鸿毛更疾呼"则形象地描绘了将军临危不惧,即使面对虎口般的险境,也能够从容自若,甚至在生死悬念之际还能迅速作出决断。

"柱下杲卿存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两句则透露出将军身负重任,在战乱中不仅要护卫国家的柱石,更要确保后代的延续,这里的“杲卿”指的是坚韧不拔的节操,“杵臼”则是古人用来舂米的工具,隐喻着将军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存一份纯净和希望。

最后两句"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将领三尺剑下英勇不屈的精神所持赞赏之情,认为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不失为一位高洁的士族之子。

整首诗通过对战斗场面和将军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崇尚,以及在危难时刻仍能保持节操和勇敢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52)

元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赠太常少卿封川曹使君觐

仓卒蛮鼙上水滨,使君忠愤独亡身。

平明戈剑摧城阖,俄顷衣冠落路尘。

志士一门能许国,老夫当日亦知人。

朝廷赠襚哀荣极,青骨千金合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桐庐晚景

向晚西风急,扁舟下濑轻。

帆樯挂山影,鼓吹压潮声。

白鸟烟中没,斜阳雨外明。

油然五湖意,浑欲薄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鼓山元公亭

谁书吾姓揭亭颜,栋宇飞腾气象完。

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朝日上阑干。

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

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长向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因览状元节推和诗再和一首

缇籥惊年杪,铃斋戒夙兴。

连空集霙霰,撇席命宾朋。

菌阁盘虚出,箯舆选胜登。

山川方晻蔼,缟素竞飞腾。

密著珠帘重,低沈粉水澄。

迷藏秦洞穴,刻镂禹沟塍。

蓬岛三番抃,瑶峰四彻绳。

风传天外籁,湖写鉴中冰。

银色三千界,琳台十二层。

折梅思陆凯,咏絮对王凝。

妒舞轻飘燕,临书细字蝇。

光凌射的鹤,气压沃洲鹰。

棹月溪翁共,歌兰楚客能。

琼辀走油壁,练马顿钩膺。

泽渗阳膏动,和薰气烛蒸。

冬权时已正,尺瑞岁将应。

鄙也同民乐,油然弗自胜。

平时陪法从,长忆奉昭陵。

拂旦开金殿,鸣鞘下玉乘。

六花朝服满,万岁寿觞称。

就望尧云日,赓歌舜股肱。

冰醪沾饫赐,竹唱听哀矜。

尔后孤踪远,频年老病仍。

两朝还观魏,何日见觚棱。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