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觅句图

先生隐几奴煨火,斜插疏枝破瓦尊。

鹤梦未回更几转,吟时应是月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先生隐几奴煨火”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隐士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倚靠在几案上,让仆人烤着火炉,营造出一种温暖而静谧的环境。接着,“斜插疏枝破瓦尊”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朴素与自然,一旁摆放着粗陋的瓦罐,内中插着几枝稀疏的树枝,虽非名贵之物,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鹤梦未回更几转”一句,通过想象中的仙鹤梦境未醒,暗示了隐士内心的超脱与宁静,仿佛与世隔绝,不受尘世纷扰。最后,“吟时应是月黄昏”则将画面定格在月光洒落的黄昏时刻,隐士独自吟诗,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月光与清风相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诗中流露出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感,与马和之的《觅句图》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虎礼僧图

眼前立是抱桥尸,悔不湔肠背后儿。

洛度老胡闻血臭,汝虽合爪我攒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明皇听笛图

寿王妃弄宁王笛,对面三郎背老伶。

却恨马嵬西去路,无人吹出雨霖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杨通老移居图

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

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

谁欤作此图,题以杨通老。

行行四五人,长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

或牧而尚髫,或负而似跛。

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

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

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

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

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

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

君子哉若人,万物备于我。

形式: 古风

石鼎联句图

画意不画形,形胜意不足。

正如九方皋,相马不相肉。

此笔谁为之,缫藉以锦玉。

一几共三人,弥明喜师服。

赓酬夜何其,漏箭在银烛。

谁如豕腹胀,谁作龙头缩。

始胡为颉颃,末胡为屈伏。

彼既鼻撩天,避席徒局束。

去者俄翩然,二子睡正熟。

奓户问童奴,晓云凄古木。

质之昌黎篇,段段皆实录。

用意岂不精,或者疑近俗。

我闻文章家,同工而异曲。

或如骏历险,千里在一蹙。

或寸步不遗,句句必连属。

在诗则乐天,在文则永叔。

画品恐亦然,愿言宝此轴。

毋使叹巧心,受嗤于拙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