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辞

留石瑱兮洞庭,遗兰佩兮澧浦。

羌不怀兮别离,独徘徊兮延伫。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别辞》,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诗人通过“留石瑱兮洞庭,遗兰佩兮澧浦”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离别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洞庭湖的石头和澧浦的兰花佩,既是离别之地的标志,也寓意着分别后各自留下的思念与回忆。

“羌不怀兮别离”,羌字在这里并非指少数民族,而是借用了《楚辞》中的“羌”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不舍与怀念之情。“独徘徊兮延伫”,则直接抒发了送别者在离别之后的孤独与久久不愿离去的心情,通过“徘徊”和“延伫”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林静小景

幽居无俗韵,山人有馀清。

鸣湍泻晴壑,高秋啭早莺。

相携一散躅,亦得畅其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朱四智梦草轩

骨肉皆钟爱,兄弟重连枝。

生为同一气,殁为永别离。

谁言永别离,夜夜梦见之。

梦见何所为,和乐如故时。

忽觉各分散,泣下横交颐。

中堂理单篪,声悲不能谐。

绵绵而弗忘,中自长相思。

谢子笃天伦,梦感著声诗。

因之名我轩,恒用著所怀。

形式: 古风

听艾仲宣弹琴

公子散烦襟,留客抚清琴。

一弹黄鹄操,再鼓阳春吟。

洋洋发冲响,泠泠谐素心。

非今同胜会,谁闻奏雅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沈教谕奔丧归闽

禄养欣有遂,何言奄弃兹。

哀哉风树怀,百折不自持。

列帷辍弦诵,岂但蓼莪诗。

晨起饯旋归,烟波满川泜。

徘徊一顾望,忧人益增悲。

谅感天地恩,宁为悲别离。

须臾为千里,缅焉安可期。

唯应问业者,恻恻此江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