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草堂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

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哪里的人事纷扰最少?西边山峰上的旧草堂。
秋日傍晚,我在那里晒书,石泉洗涤药材,泉水散发出清香。
后山有微微细雨,北窗透进早来的清凉。
徒然询问回家的路,只看见峰峦重叠,环绕着我的故乡。

注释

人事少:人世间纷扰较少的地方。
西峰:西方的山峰。
旧草堂:过去的/古老的草屋。
晒书:晾晒书籍。
秋日晚:秋天的傍晚。
洗药:清洗药材。
石泉香:石头泉水的香气。
后岭:后面的山岭。
微雨:小雨。
北窗:北面的窗户。
晓凉:早晨的凉意。
徒劳:徒然,白费力气。
归路:回家的路。
峰叠:层层叠叠的山峰。
绕家乡:环绕着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两句表明诗人在寻找一处远离尘嚣的人迹稀少之地,而“西峰旧草堂”则是诗人选择的隐居所在,这里充满了古朴和宁静。"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描述了诗人在这个草堂中的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景:在秋天的午后,诗人可能是在晾晒书籍,或是沐浴在清新的泉水之中,用以调养身心,而“石泉香”则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两句转换了景象,诗人观察到远处山岭间弥漫的细雨,以及在清晨时分通过北窗传来的清凉气息。这些都是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感受。

"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他虽然身处山林之间,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徒劳问归路"表明了诗人对于返回家乡道路的探询和渴望,而"峰叠绕家乡"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家乡在心中的位置,仿佛那些连绵的山峰都围绕着他心中那个温暖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初上船留寄

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悽。

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

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

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