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温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闿的作品,名为《挽和靖先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品行与家风,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与修身之道的深切理解。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这两句点出了被赞美者在河南省内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坚持不懈地遵循其家族的美德与传统。
"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 渊源可能指的是文化或学问的渊博,而“斯文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化衰败的感慨;然而通过这位德高望重之人的榜样,诗人深刻地认识到了修身与学问的重要性,这条道路是东向而行,即不断前进。
"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 这两句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一方面,七日之梦象征着短暂的遐想;另一方面,三年筑室则是对稳固生活基础的渴望,但这都未能如愿。
"嵩伊千古温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嵩伊指的是嵩山和伊阙,这里象征着崇高与美好;“收入稽山鉴影中”则可能是在说将这些美好的品德和景象永远镌刻在心中。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学问、修身之道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崇高美德的赞美。
不详
横侧数峰碧,逶迤一径开。
无人相就宿,时有白云来。
仙翁五十鬓犹青,高卧柴门昼亦扃。
茅舍已忘钟鼎梦,蒲轮休过薜萝亭。
阴森门巷先生柳,寂寞江天处士星。
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
向日家居道士,今朝落笔仙乡。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
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