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翁五十鬓犹青,高卧柴门昼亦扃。
茅舍已忘钟鼎梦,蒲轮休过薜萝亭。
阴森门巷先生柳,寂寞江天处士星。
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翁的隐逸生活。开篇“仙翁五十鬓犹青”表明仙翁虽然年过半百,但头发仍然乌黑如墨,显示出他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仙风道骨。紧接着,“高卧柴门昼亦扃”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他躺在草屋之中,即使白日当空,也不愿意开门出去,体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
诗中的“茅舍已忘钟鼎梦”表明仙翁早已抛弃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他的住所是简单的茅屋,而非金碧辉煌的宫殿;“蒲轮休过薜萝亭”则透露出他生活中的宁静与安详,甚至连水车也不再转动,只是在幽静的亭子里享受悠闲。
接下来的“阴森门巷先生柳”、“寂寞江天处士星”两句,则描绘了仙翁周围环境之美,他所居住的门前有一棵阴森古老的大柳树,而在寂静无声的夜晚,只有他和那璀璨如繁星的文人雅士为伴,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最后,“晚岁田间农事了”、“闲钞宁戚相牛经”两句,则表达了仙翁在晚年仍旧关心农业生产,他不再忙于世俗的纷争,而是悠然自得地在田间观察农事,偶尔也会和邻里之间交换关于养牛的知识与技巧。
这首诗通过对仙翁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归隐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赞美。
不详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向日家居道士,今朝落笔仙乡。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
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
春风吹断前山雨。行云归去。
暂来须信本无心,回首了无寻处。欲问个中玄路。
阿谁能语。澄江霁月却深知,把此意、都分付。
山围水绕高唐路。恨密云、不下阳台雨。
雾阁云窗,风亭月户。分明携手同行处。
而今不见生尘步。但长江、无语东流去。
满地落花,漫天飞絮。谁知总是离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