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

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

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

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

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距离遥远心难以传达,天空高远诽谤容易滋生。
羊肠小道上留下车辙痕迹,虎口逃生仅余一线生机。
直姓人家因偷窃黄金蒙冤,于家法官断案公正分明。
一句知心话比生命还重,片刻异议却足以致命。
日头西沉时无人记起,天涯游子独自前行。
岁月流逝脚步艰难,秋意侵袭加重哀伤。
建德之地如今何处,只能长江边询问归程。
孤舟载着百口之家渡过,万里行程只闻猿猴哀鸣。
夕阳照亮回乡之路,空山静候郡城的到来。
怎能任由冤气积聚,让千古悲剧重演长平之战。

注释

地远:距离遥远。
心难达:心声难以传达。
天高:天空高远。
谤易成:诽谤容易产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一种深沉的敬意。开篇"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表达了远距离导致的心灵沟通困难,同时也反映出世间流言蜚语多而轻信,容易造成误解和伤害。

接着"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用典故形象地描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则是通过历史事件表达法律公正和罪恶必究的严肃主题。

"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强调了真挚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对朋友的忠诚至上,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退缩。随后"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和人们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淡忘。

"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则是对岁月流逝和心境变化的一种描摹。"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中"建德"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所追寻的理想或信念,而"长江问去程"则是在询问前行的道路。

"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船渡过宽广水面时的孤寂感受,以及听闻远方山林中猿啼之声的凄凉。"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则是对黄昏时分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望见远处空旷的山野与城池的描写。

最后"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冤案和不公正事件的深切感慨,以及希望这些错误能够得到纠正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亲情、友情以及理想信念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日望衡门处,心知汉水濆。

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

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

藏弓身已退,焚稿事难闻。

旧业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

山带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远客,羌笛怨孤军。

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

十年犹去国,黄叶又纷纷。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送严维赴河南充严中丞幕府

久别耶溪客,来乘使者轩。

用才荣入幕,扶病喜同樽。

山屐留何处,江帆去独翻。

暮情辞镜水,秋梦识云门。

莲府开花萼,桃园寄子孙。

何当举严助,遍沐汉朝恩。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送邵州判官往南

看君发原隰,驷牡志皇皇。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兖岁仍荒。

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新知行宋远,相望隔淮长。

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