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
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
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
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沈叔晦国录(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诗人通过表达对已逝世之人的怀念和赞美,反映了自己对于朋友、师长的深厚情感。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人物是杰出人才,而这位人才在当时无人能及。这里的“人物”指的是那些有才能或德行的人,“公才”则特指沈叔晦国,他的才能和品格无与伦比。
"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 说明诗人认为社会上的是非得失往往因为个人情感的影响而变得扭曲,甚至连上天的旨意也可能因此而被误解。这里“时情”指的是当下的人情世故,“容见嫉”则表明这些情感会导致嫉妒和不公正的评价。
"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 表示诗人对于沈叔晦国的敬仰之情,不仅是对其学问的尊重,更是从内心深处的认同。这里“千载”意味着长久,“格心学”则强调这种学习和追求是出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沈叔晦国逝去后那种哀伤之情。诗人表示,即使只是一句话,也已经无法说出口了。这里“寒日”形容的是那冷清的日子,“幽墟”则是指那些荒凉、偏僻的地方,象征着沈叔晦国的灵魂可能安息在这样一个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和学问的崇高尊重,以及面对逝去之人的哀伤与无奈。
不详
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
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儿女今何似,门阑想寂然。
哀哀未白发,莽莽就黄泉。
淮浦西风外,云溪宰木边。
缄辞致千里,雨泪不能湔。
世道悬千载,书生困一科。
看君荣落际,重我感伤多。
斜日能鏖战,春风得凯歌。
平生一主簿,恸哭闭南柯。
早岁儒风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洁,容色自春温。
天与清名剩,人钦大雅存。
寥寥今孰继,积庆在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