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
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沈叔晦国录(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通过“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开篇,设定了一个家庭聚会的情景,其中“庭诤”指家中的长者,“汲长孺”则是年幼的孩子们,而“官师”和“萧望之”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或已故人的思念。这里诗人可能在通过这种温馨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则转向了政治和国家的层面。“士能令国重”意味着才士能够使国家强盛,而“吾意匪公谁”则表达了一种对忠诚于国家、不为私利所动的理想人物的渴望。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然而,紧接着的“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却又转入了个人情感的叙述。“朱绂江湖远”描绘了一种遥远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而“苍颜疾病衰”则透露出了诗人自己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易的无奈。
最后,“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则是一种深刻的哲思。“堂堂”形容事物的宏伟与壮观,而“竟如此”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接受和认同。至于“造物尔胡为”,这里诗人似乎在质疑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为什么会让世界变得这样复杂而且充满苦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详
儿女今何似,门阑想寂然。
哀哀未白发,莽莽就黄泉。
淮浦西风外,云溪宰木边。
缄辞致千里,雨泪不能湔。
世道悬千载,书生困一科。
看君荣落际,重我感伤多。
斜日能鏖战,春风得凯歌。
平生一主簿,恸哭闭南柯。
早岁儒风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洁,容色自春温。
天与清名剩,人钦大雅存。
寥寥今孰继,积庆在于门。
袖手何淹久,神情愈澹然。
琴书消永日,齿发任流年。
落落平生事,区区九寺联。
时人空叹息,宁足尽公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