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一)

六祖不会,谁云卞璧无瑕颣。

达磨不识,生铁蒺藜当面掷。

碓捣磨磨,风吹日炙,无位真人汗滴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展开,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旨在探讨修行者在悟道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外在挑战。

“六祖不会,谁云卞璧无瑕颣。” 这句诗借用禅宗故事中六祖慧能的故事,暗示即使是最伟大的修行者也可能在理解上有所缺失,强调了悟道之路的复杂性和个人主观性。同时,“卞璧无瑕颣”比喻完美的事物,这里用来指代高深的真理或佛性,但即便是这样的完美,也可能被误解或忽视。

“达磨不识,生铁蒺藜当面掷。” 这里提到达摩祖师,是禅宗东渡日本的始祖。生铁蒺藜象征着修行路上的艰难险阻,甚至是直接的考验或挑战。这句话意味着即使面对最严峻的试炼,真正的修行者也应保持清醒和坚定,不被表面的困难所动摇。

“碓捣磨磨,风吹日炙,无位真人汗滴滴。” 这几句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苦努力和无尽的自我磨砺。碓捣和磨磨代表了内心的反复锤炼和磨练,风吹日炙则象征着修行者在世间种种环境中的历练。无位真人在这里指的是达到最高觉悟状态的修行者,汗水滴落则体现了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以及最终达到心灵自由与解脱的过程。它不仅揭示了修行的内在体验,也反映了佛教哲学中关于苦行、觉悟与解脱的核心理念。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二)

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

近见不如远闻,千闻不如一见。

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三)

青天白日,闹市人多。鸟道玄途,龙门客少。

目前机,顶门窍,一语不来,三十年后。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四)

用东山暗号,虎头戴角出荒草。

唱少林一曲,六六不成三十六。

看不足,听不足,断弦须是鸾胶续。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五)

日南长至,第一义谛。未举先行,讨甚巴鼻。

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