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
天付清姿尝净植,曾闻结社有陶公。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莲花的深厚情感和独特鉴赏。首句“濂溪题品非轻许”表明作者在品评莲藕时,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出于深思熟虑。“祗爱亭亭臭味同”则写出了莲花即便有著名的清香,也并不排斥其生长环境中的土腥气息,显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物保持原真态度的欣赏。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两句描绘了莲花在不同时间的美丽景象。日暮时分,晚霞映照下的莲花别有一番风味;而夜晚,清凉的月光下,莲花散发出的香气更加令人陶醉。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则表达了作者对莲花四季常青、不随波逐流的品格所感到的敬意。即便在严冬,莲叶依然保持着翠绿色泽,而到了春天,那些竞相绽放的花朵,反而显得有些过于张扬。
最后,“天付清姿尝净植,曾闻结社有陶公”两句,作者赞美莲花的高洁气质,并提及古代贤人陶渊明曾结社(即聚会之处),表达了对莲花及其所象征的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四季变化以及其独特气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人格独立、不随世俗之流的赞赏。
不详
栖栖惯听鼓鱼声,心印相传第几灯。
江有白鸥閒似我,地惟苍藓懒于僧。
吟难用世皆东野,穷亦忧时祗少陵。
多谢故人相厚意,一笺当暑敌凝冰。
五年风雨别,家信忆浮沈。
独隐金仙屋,谁明铁汉心。
粤邻蛮瘴恶,蜀急客忧深。
此地无黄犬,朝朝说寄音。
贤哉太守即长城,领客郊行天放晴。
鸥鸟不惊知政静,樵夫相对说官清。
骚坛突兀谁劘垒,学海苍寒敢濯缨。
世事无如一杯酒,龙门谨勿太标名。
既名仙者物,何恙亦沈冥。
吊月怜孤影,埋云惜瘦形。
琴中空作操,诗外不消铭。
叶落鸣皋处,犹疑昨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