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形式:

翻译

蓝天如碧玉,金黄的菊花铺满大地,秋风猛烈地吹着,北方的大雁向南方飞去。
清晨起来,是谁把霜染红了树林,让人沉醉?原来是离别的人悲伤的眼泪。

注释

碧云天:形容天空湛蓝如碧玉。
黄花地:指遍地金黄的菊花。
西风紧:秋季的强劲西风。
北雁南飞:大雁南迁,象征季节变化和离别。
晓来:清晨。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
离人泪:离别之人的眼泪。

鉴赏

这首元曲《端正好》是王实甫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图景。"碧云天,黄花地"寥寥八字,便展现出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季节特色,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哀婉的基调。"西风紧,北雁南飞"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离别的到来,西风的劲吹与大雁的南迁,都寓含着离人的愁绪。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全曲的点睛之笔,以设问的方式,想象霜林因离别之泪而染上了醉人的色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深深哀伤。这句词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凄美。

总的来说,这首《端正好》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巧妙地融入了离别的主题,展现了作者王实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细腻的刻画。

收录诗词(10)

王实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德信,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 籍贯:大都(今北京市)
  • 生卒年:1260年-1336年

相关古诗词

拙鲁速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帏屏。

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

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静。

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形式:

紫花儿序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形式:

越调.斗鹌鹑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

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形式:

越调.斗鹌鹑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

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

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