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秋山仙侣图

奇峰回合映林光,霜气殷殷满竹房。

知有高人山外住,故携绿绮入崇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融合。首句“奇峰回合映林光”以“奇峰”开篇,暗示了山脉的壮丽与独特,而“回合”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山峦起伏、环绕的景象,与“映林光”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光影交错、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

接着,“霜气殷殷满竹房”一句,将视线从宏观的山景转向微观的竹林,霜气的“殷殷”不仅指霜的密集,也暗含了秋意的浓重,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冷而深邃的气息。竹房的出现,既是对环境的进一步具体化,也暗示了隐居之人的存在,预示着接下来将有高人出现的情节。

“知有高人山外住”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中所要赞美的对象——一位居住在山外的高人。这里的“高人”不仅指其居住环境的高远,更包含了对其品德、智慧和精神境界的高度评价。通过“知有”二字,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位高人存在感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敬仰之情。

最后,“故携绿绮入崇冈”以“故”字开头,强调了诗人亲自携带琴(绿绮)进入崇山峻岭的行为,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象征着他与高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交流与心灵契合。通过“入崇冈”这一动作,将诗人与自然、与高人之间的关系推向了深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饱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居住其中高人形象的赞美,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69)

柯九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卢鸿蓬岛仙游图

苍崖千仗有云封,刘阮何来策短筇。

行过石桥看急涧,一声野鹤出长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韩干双马图

渥洼自昔产龙媒,何事开元万骑回。

千载韩公称入室,恐惊风雨未应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危太朴所藏荥阳郑虔画秋峦横霭图

虎头昔日称三绝,孰谓新图见郑虔。

紫翠虚无晴嶂里,青红掩映夕阳前。

从知嘉赏归明主,应许神工迈昔贤。

满目秋光无著处,此身疑在碧云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

春江淼漫百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

望君拄笏聊聘望,但见一气长苍然。

千章绿树倚茅屋,复有涧谷奔寒泉。

商舸迎阳泊沙岸,布帆吹籁弥平川。

李侯生前得此景,骨格夐出探微前。

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

铅丹金碧世希有,晶莹不让蓬瀛妍。

江楼掩映临江碧,时见轻鸥落渚田。

此图此景有神护,小住人间七百年。

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妙思藏便娟。

卧游斋头一展看,恍若身对湘巫眠。

鼎湖髯挂李侯去,飘然久作芙蓉城内仙。

邹阳后身薄自晓,舍我谁结三生缘。

呜呼江烟幻灭在俄顷,短词聊次东坡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