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六首(其二)

皇恩力本劝农耕,老稚争随刺史行。

杨柳垂村曲尘色,殊乡时节近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皇帝的恩泽本意在于鼓励农耕,老少都争相跟随刺史出行。
沿途杨柳依依,村庄沉浸在淡黄色的尘土中,异乡的季节已接近清明节。

注释

皇恩:皇帝的恩惠。
力本:本意在于。
劝农耕:鼓励农耕。
老稚:老少。
争随:争相跟随。
刺史:古代地方高级官员。
杨柳:柳树。
垂村:环绕村庄。
曲尘色:淡黄色的尘土。
殊乡:异乡。
时节:季节。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农耕景象的诗句,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鼓励与赞美。开头两句“皇恩力本劝农耕,老稚争随刺史行”寓意深刻,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老少都参与到春耕之中,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也显示了农业生产的繁忙与紧迫。

第三句“杨柳垂村曲尘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杨柳在春天吐绿,沿着村落的曲折小路两旁,树枝挂低,带着淡淡的尘土颜色,这是因为春末夏初时节,农忙之余,道路上难免扬起细微尘土。

最后一句“殊乡时节近清明”,则捕捉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换。这里的“殊乡”指的是异乡或偏远的地方,“时节近清明”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夏日即将到来的情景。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农事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劝农六首(其一)

出郭循溪路向东,隼旟悠飏满春风。

峰峦沐雾尚阴澹,桃李出墙能白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其二)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

慇勤送子西征路,弩力班超万里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其一)

乱后生涯似转蓬,何堪送客值秋风。

含悽试看东归路,只见青山绕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