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谣三首(其二)

垂老频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

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新安谣三首(其二)》描绘了一个农民在晚年遭遇贫困的场景。诗中通过"垂老频逢岁薄收",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年迈体衰,却仍遭遇连续的歉收,生活艰难。接着的"秋租多欠卖耕牛",进一步揭示了农民为了偿还微薄的秋租,不得不忍痛卖掉赖以生存的耕牛,显示出生活的困苦和无奈。

"县官不暇怜饥馁"一句,暗示了官府对于百姓疾苦的漠视,他们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饥民的困境。最后的"唤拽官车上陕州"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差催逼,强行将农民带走的场景,可能是指被征调去做苦力或劳役,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苦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明朝时期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的冷漠,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新安谣三首(其三)

当夫当匠子孙亡,田地荒芜户有粮。

昨日迤西蕃使过,尽驱妇女赶牛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路谑花

枝头地上总猩红,几树繁开几树空。

颜色一般荣悴异,谁将此意问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山中见牡丹

不嫌恶雨并乖风,且共山花作伴红。

纵在五侯池馆里,可能春去不成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重唁山中牡丹

不烦浇灌不烦栽,长过清明谷雨开。

为问洛阳豪贵客,几家还有旧亭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