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筇竹杖词

筇竹杖,筇竹杖,敬斋惠我侔璆荡。

万里岷江下峡船,大竹一筒中贮两。

四明直在海东头,我得一条长在掌。

蛟龙已蜕脊骨全,色如黄玉中心坚。

节围五寸茎似笔,重如铁石声铿然。

杖兮杖兮吾与尔,曾入千岩万壑里。

虎豹远遁兮魑魅不逢,走及狙公兮追及鹿子。

忽不见兮谁从,宁入水兮为龙。

或以挝马兮其毁,不逢日暮兮山空,篁竹鬼啸兮雾雨其濛。

形式: 古风

翻译

筇竹杖,筇竹杖,敬斋赠送的礼物如同璆荡般珍贵。
从万里岷江顺流而下的船只,大竹筒里装着两根这样的杖。
四明山就在海边,我手中握着一根,仿佛掌控了天地。
这根杖如同蛟龙脱胎换骨,色泽如黄玉,中心坚硬。
竹节直径五寸,竿身犹如笔直,沉重如铁,敲击声清脆响亮。
杖啊杖啊,你伴我走过千山万壑。
猛虎豹远离,妖魔未遇,疾行追赶猴子和鹿群。
突然消失,不知所踪,难道要潜入水中化为龙?
有人用它打马,可能会损坏,除非在日暮山空时,竹林鬼怪在雾雨中哀号。

注释

筇竹杖:一种用竹制成的手杖。
惠:赠送。
璆荡:形容贵重之物。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贮:存放。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脊骨全:脱胎换骨。
黄玉:形容色泽如玉。
坚:坚硬。
节围:竹节的周长。
茎似笔:竿身笔直。
虎豹:猛兽。
追及鹿子:追赶鹿群。
忽不见:突然消失。
谁从:跟随着谁。
挝马:打击马匹。
毁:损坏。
日暮:傍晚。
山空:寂静无人。
篁竹鬼啸:竹林中的鬼怪哭啸。
雾雨其濛:雾气弥漫。

鉴赏

这首宋代舒岳祥的《忆筇竹杖词》描绘了一根由敬斋赠送的筇竹杖,它来自万里岷江,筒内藏竹坚韧,形如黄玉,质地沉重且声音清脆。诗人将杖视为知己,想象它陪伴自己游历过千岩万壑,驱散了猛兽和邪灵,甚至幻想能化身为龙。竹杖的坚韧与神秘,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最后,竹杖或许会遭遇损坏,但诗人宁愿在山林中度过寂寞时光,听竹啸雾雨,寓言了人生的孤独与坚韧。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竹杖的深厚感情和生活体验。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食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

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馀。

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

自午而及申,磨荡未还初。

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

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

已谓毕生世,不复睹赤乌。

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

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

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

以日诿敌国,不君良可吁。

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

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形式: 古风

太虚无朕兆,因物见形声。

入竹须抢地,驱潮欲打城。

八方随气转,万里扫尘清。

谁道鹏抟壮,反从虎啸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其三)

盘盘幽谷造云峰,应有逃秦隐此中。

行到半山奇绝事,白鹇如练挂青松。

形式: 七言绝句

丙子兵祸自有宇宙宁海所未见也予家二百指甔石将罄避地入剡贷粟而食解衣偿之不敢以渊明之主人望于人也因读渊明乞食诗和韵书怀呈达善亦见达善烧痕藁中有陶公乞食颜公乞米二帖跋尾也

渊明不可及,适意惟所之。

无食不免乞,折腰乃竟辞。

主人必义士,知心如子期。

厚馈既赒急,复酌我以卮。

谈谐有真味,斯人定能诗。

柳惠未失正,鲁男岂可非。

学陶何必乞,书此以自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