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蒙近接黄花戍,黑水斜穿白草军。
一道渝关兼扼海,双峰碣石故干云。
天生飞将都无用,人是长城独不闻。
愁绝辽西征战后,两河燐火暮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紫蒙关附近的军事景象,黄花戍与黑水河构成了一幅边塞特有的画面。"黑水斜穿白草军"一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军营的肃穆。紫蒙关地理位置重要,既是渝关又扼守海防,双峰碣石高耸入云,象征着军事防御的坚固。
诗人感慨"天生飞将都无用,人是长城独不闻",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惋惜,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最后,"愁绝辽西征战后,两河燐火暮纷纷"以辽西战后的凄凉景象收尾,磷火闪烁,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伤,以及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深深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历史厚重感和苍凉之气。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一片他乡月,秋光亦苦辛。
每从风雨后,来照别离人。
荧荧桃李花,薄命寄君掌。
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
南越轻绡似碧云,裁为飞燕御风裙。
中流舞罢将仙去,万岁千秋复就君。
太岳青苍接太行,河汾襟带势何长。
白云冉冉随行客,春草茫茫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