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作三首(其二)

去岁喜晴多,乃因夏雨频。

今岁喜晴少,却为期依旬。

与与遍高下,华黍香风匀。

西成谅可望,稍足慰吾民。

遑敢忘惕虞,益惟凛敬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七月朔日作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怀。

首句“去岁喜晴多,乃因夏雨频”,回顾去年,因为夏季雨水充沛,阳光充足,使得农作物生长良好,收获丰富。接着,“今岁喜晴少,却为期依旬”则转向今年,虽然阳光较少,但依然充满希望,期待着按照农时行事,能够获得好收成。

“与与遍高下,华黍香风匀”描绘了丰收景象,无论是高山还是低地,到处都是金黄的稻谷,香气四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

“西成谅可望,稍足慰吾民”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的期待,相信这将足以抚慰广大民众的心,带来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最后,“遑敢忘惕虞,益惟凛敬寅”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谨慎态度和对职责的敬畏之心。即使丰收在望,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敬畏之心,确保民众的生活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农业颂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月朔日作三首(其三)

北省冀有秋,南省失逢年。

近闻温台郡,斗米值千钱。

户口既日增,衣食惟赖天。

民饥乃走险,触法吁可怜。

将宁失不经,效尤恐甚焉。

蠲赈既不惜,更通楚国船。

近慰远则忘,而吾岂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英

秋英绽幽芳,翘楚亦可人。

泫露无定光,袅风有馀芬。

曲岸临银塘,蘸影摇清沦。

居然兰蕙友,谢彼桃李群。

设如遇家丞,检校转难分。

形式: 古风

昆明湖泛舟(其一)

秋入沧池潋玉波,蓼花极渚晚红多。

金行满意萧澄景,此际惟应让素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昆明湖泛舟(其二)

层峰霁翠落波心,佳景当秋效静深。

晴雨三时萦万虑,西成盼近为开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